1. 墨染三极雪——吴国言的冰雪艺术远征
    2.  南极家园(国画)145×367厘米2021年吴国言 冬奥会和亚冬会的相继成功举办使人们感受到冰雪的魅力,与此同时,冰雪文化正以灵动多元之姿跃入艺术舞台聚光灯下。国家一级美术师吴国言正是以冰雪入画,描绘出寒冷世界中的绚烂多彩。他以东北故土为艺术根系,以水墨丈量地球“三极”,让“故乡一夜雪,砚池三极冰”的诗意流淌于笔端,在技法创新与主题深化中构建起兼具地域风格与全球视野的冰雪美学坐标。他的创作路径将个人艺术探索与宏观文化脉络相联结,让传统水墨在冰雪主题的呈现中迸发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吴国言的艺术轨迹始终与冰雪相融。其艺术启蒙...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593&p=view2025/05/26 10:32:35
    1. 意无尽处见真章——李学明中国画里的乡土诗学
    2.  故乡良辰(国画)49×80厘米2023年李学明 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厅里,“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如同一轴缓缓展开的文化长卷,以“林泉坐忘”“湖山放怀”“念兹乡土”“既耕春圃”四大主题板块,串联起画家李学明的艺术生涯与精神图谱。这位从鲁西平原走出来的当代人物画画家,以100余幅作品为媒介,在宣纸与墨色的交响中,完成了对乡土记忆的深情回溯、对传统文脉的现代转译,以及对时代精神的独特回应。 李学明的创作之路,始于山东省莘县双庙村的泥土与星光。祖父的纸扎灯笼在夜空中摇曳出民间艺术的雏形,伯父在鸟笼上绘制的人物山水埋下审美启蒙...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592&p=view2025/05/26 10:31:25
    1. 玉声琳琅越重洋
    2. “琳琅—首饰艺术的中国故事:当代首饰国际巡展”展出作品 在德国黑森林北麓的“黄金之城”普福尔茨海姆,一场跨越山海的艺术对话正悄然上演。近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琳琅——首饰艺术的中国故事:当代首饰国际巡展”第三站在此落下帷幕。这场始于阳春三月的艺术之旅,以首饰为笔、玉石为墨,在西方艺术重镇勾勒出一幅传统与当代交织的东方美学长卷。 当《诗经》中“佩玉将将”的清响穿越三千年,落在当代艺术家的工作台上时,玉石不再是文人案头的雅玩,而是成为叩问时代的媒介。展览以“盲盒”形式开启创作链——来自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玉石原料,带着亚热带山...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591&p=view2025/05/26 10:29:46
    1. “纸山”行不尽—​—中国园林空间的当代探索
    2. 纸山行—中国宣纸小镇国纸客厅外景 近日,第十七届世界建筑新闻奖公布了最终获奖名单,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教师袁柳军、金捷团队作品“中国宣纸小镇国纸客厅及国纸水街”建筑项目获2024世界建筑新闻奖综合使用类别金奖。 该建筑项目坐落于安徽省宣城泾县中国宣纸小镇入口,毗邻宣纸博物馆和乌溪,设计以“纸山行”为概念,以白色清水混凝土切片为主要元素,通过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在乌溪江畔,安放一座可以进入的如画“纸山”。2024世界建筑新闻奖评语写道:“一座将‘宣纸’意境具象化的建筑奇构。素雅中见精微,空灵处显匠心。” 实际...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590&p=view2025/05/26 10:28:03
    1. 材美、工巧、器韵、时宜——“中国好手艺”的时代新解
    2. 中国第一部手工艺专著《考工记》记述了先秦时期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其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种强调时间、空间、材料和技术四者和谐统一的理念,至今仍被视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一手作法则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丰富与拓展。何谓“中国好手艺”?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好手艺展”自2017年举办首届以来,在继承《考工记》核心观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创造性地提出“材美、工巧、器韵、时宜”的新标准。并以此为导向,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好手艺展”,被国内学界和业界誉为当前具...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589&p=view2025/05/26 10:26:34
    1. 吴悦石:化古出新 开创当代写意之法
    2. 满园都是向阳花(国画)137×69厘米2014年吴悦石中国美术馆藏 在中国当代大写意绘画的领域中,吴悦石以其深厚的传统根基、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文化贡献,成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的艺术创作既植根于文人画的千年文脉,又通过个性化的笔墨语言与时代精神对话,展现出“承旧学、开新象”的独特魅力。 吴悦石的艺术生涯始于对传统经典的虔诚研习。少年时期师从齐白石的弟子王铸九与董寿平,浸润于明清文人画的笔墨体系,尤其深得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巨匠的神髓。他主张“学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传统大写意的简练与写意特质基础上,提炼出更具个性的...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588&p=view2025/05/26 07:35:41
    1. 天机荡四维 长风动宇宙——王心耀和他的《中国风》
    2. 中国风NO.163(油画)160×80厘米2022年王心耀 自20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就涌动着文化自觉的思潮。王心耀的《中国风》正诞生于这一时刻。第一次读到这个系列时,我深深为之入迷。其飞龙翔天般的宽厚线形,浩浩苍冥的黑色,氤氲流荡,纵横四合,丰茂蓬勃中,生意蔚然,仿佛汇聚了古与今、天与地、中与西之力,长风起处,似有荒荒亘古的神秘低吟,又有大时代巨轮铿锵的回响。基于这种感受,我以为,将这组作品称为《中国风》,再也贴切不过——大时代既提供了风格与力量,也提供了精神资源。 追溯起来,最早为王心耀赢得广泛社会声誉的,是写实主义油画和插...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587&p=view2025/05/26 07:34:26
    1. 李骆公的艺术世界与精神力量
    2. 在艺术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开拓者以独特的创造精神重塑传统的边界。李骆公正是在20世纪中国艺术转型期留下深刻印记的探索者。李骆公是难以被简单归类的艺术家,他既是篆刻家、书法家,也是油画家、教育家,更是一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突围的思想者。近日,由北京画院、天津美术学院、广西书画院、桂林画院联合主办的“铁笔撼山岳——李骆公艺术研究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精选了李骆公的120余件(套)作品,涵盖油画、篆刻、书法及交游四方面内容。 李骆公(1917—1992),福建福州人。原名李英,后改名李立民,笔名黑沙骆,晚年以“骆公”名世。这一名字的演变本身便暗示着艺术家...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586&p=view2025/05/26 07:33:09
    1. 守正创新、反映时代、力求美感—新时代中国版画紧握“定海神针”
    2. 空灵山色之一(铜版画)90×30厘米×42025年徐宝中 作为独立的艺术语言,版画以其独特的印痕肌理与复制特性,构建起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表达体系。版画家通过刀刻、腐蚀、拓印等工艺,将创作思想转化为承载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视觉符号,使作品成为文化传承与社会观察的载体。 日前,第三届中国鲁迅版画大展暨中国版画百人展等一系列重量级版画展览亮相,不仅为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艺术盛宴,更为中国版画的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使我们得以深入探寻中国版画精神在时代演进中所蕴含的独特价值。 中国版画的思想灯塔 ...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585&p=view2025/05/26 07:30:50
    1. 刀木纪程
    2.  丰衣足食图(版画)17.5×23.5厘米1944年 力群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推出的“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抗战叙事(1931—1949)”展,以青年策展人的视角,通过143件(组)经典新兴木刻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新兴木刻萌发于上海、弘扬于全国,抗战胜利后再汇流至上海的传播路径。 展览分为“时代号角——新兴木刻在上海的兴起(1931—1937)”“战时激流——新兴木刻的抗战实践(1937—1945)”“...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584&p=view2025/05/26 07:29:36
Processed in 0.109(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