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达芬奇—朱仁民双人艺术博物馆”展览在北京举办
    2.  观众在参观展览。朱籽曰摄   近日,“达芬奇—朱仁民双人艺术博物馆”展览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   归侨朱仁民,生于浙江宁海,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创建院长、浙江大学生态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创建主任、意大利国家国际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   朱仁民长期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和慈善公益事业,曾获原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颁发的多个奖项。意大利芬奇市政府授予其“达芬奇国际艺术成就奖”,并授权建立“中意达芬奇—朱仁民双人艺术博物馆”。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523&p=view2025/07/21 08:54:57
    1. 博物馆“玩”时尚,玩到年轻人“心趴”上
    2. “恭·时尚”品牌发布会现场。  恭王府博物馆供图   紫藤垂蔓的灵动线条映衬着优雅身姿,海棠花窗与竹林光影转化为精美纹样,古法缠花、盘金刺绣等非遗技艺巧妙融入当代设计……日前,恭王府博物馆发布“恭·时尚”品牌,37套概念服饰和35套新中式成衣及配饰将中式生活美学诠释得淋漓尽致。   自2023年“恭王府服饰秀”首次走进“时尚之都”巴黎,到“精雅风华——恭王府与中国时尚文化”展览亮相新加坡,再到推出“福棠”香氛、打造“恭·时尚”品牌,恭王府博物馆近年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522&p=view2025/07/21 08:53:37
    1. 谈谈“昆仑石刻”中的“采药”
    2.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陶熏炉,出土时炉内盛有中草药。湖南博物院藏    【学术争鸣】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仝涛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公布了青海玛多县扎陵湖畔发现的秦始皇“采药昆仑”石刻,引发了学界以及公众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在各种平台发表意见,就石刻的真伪展开热烈争论。《光明日报》6月30日《学术争鸣》栏目刊发的四篇文章是这些争论的一次正式呈现,其中刘钊、韩建业主张石刻为真,曲安京、胡文辉则从不同的...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521&p=view2025/07/21 08:26:17
    1. “昆仑石刻”与不死药
    2.    【学术争鸣】   “昆仑石刻”的真伪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如果这石刻是真的,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发现。但从石刻上“皇帝/使五/大=(夫)田翳/将方支(伎、技)/采药昆/陯,翳以/卅七年三月/己卯车到/此。翳/前□可/一百五十/里”这段文字的逻辑上看,完全可以推断石刻是后人作伪,根本不可能是秦始皇时代为“采药”而到青海玛多县扎陵湖西北岸的“五大夫田翳”所为。 “虎口拔牙”的徐福   刻石者去昆仑的目的是奉朝命“采药”。他们采的是什么药呢?从逻辑上讲,秦始皇派他们去采的,一定不是本草中一般的药材,而是与长生不...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520&p=view2025/07/21 08:25:24
    1.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举办
    2.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办。7月17日,艺术节发布主视觉海报和先导片,向全球爱艺人士发出邀约。 作为亚太地区影响力最大的艺术节,本届艺术节将推出“艺享全球”舞台演出、“艺聚百家”国际对话、“艺通世界”国际演艺大会、“艺术天空”惠民活动、“艺美全城”艺术教育、“艺创未来”扶青计划、“艺览纷呈”城市联动、“艺展无限”融合创新等八大板块,500余项、共计1200余场演出活动。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519&p=view2025/07/21 08:24:22
    1. 大暑,来颗“长生桃”
    2. 盛夏的桃子清香四溢,成为大暑节气的专属美味,而在丰熟甜美之外,还藏着古人长生不老的奇幻梦想。 仙桃延寿之说源远流长。《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天宫蟠桃的“名场面”令人难忘。而东方朔盗桃的故事更是将仙桃带来的长生梦演绎得淋漓尽致。相传汉武帝寿辰之日,西王母携仙桃飘然而至,献桃祝寿,并言“食之可得极寿”。汉武帝食后,对这延年益寿的珍宝爱不释手,竟想留下桃核自己种植。西王母却婉拒说:“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原地薄,种之不生。”令人意外的是,她随即指着侍臣东方朔说:“此子已三次偷食我的仙桃!” 偷盗本非君子所为,可若盗的是仙...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518&p=view2025/07/20 09:08:26
    1. 以经典作品为炬 以崇高人格为镜——中国国家画院汇聚捐赠珍品、厚植创研根基
    2. 齐白石于1952年创作的《多子》,蒋兆和在1938年创作的《与阿Q像》,丰子恺于1960年创作的《儿童不知春 问草何故绿》,刘开渠在1946年雕塑的《母与子》,新凤霞与黄苗子、吴祖光在1987年共同完成的《寿桃》,吴瀛于1947年创作的《太湖一角》……7月13日,“经典引领 品格立院——中国国家画院(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接受无偿捐赠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了中国国家画院一年来接受的无偿捐赠作品200余件,其数量之巨、门类之广、价值之高,令人赞叹。 在这批捐赠作品中,有蒋兆和、刘开渠、吴祖光、新凤霞、卢光照等艺术前辈家属...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517&p=view2025/07/20 09:06:27
    1. 中韩艺术家以水墨为媒 共谱“艺韵华章”
    2.  展厅中金基昶《群马》与徐悲鸿《战马》遥相呼应 近日,“艺韵华章——中韩水墨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启幕。展厅中,观众在一幅幅水墨作品前驻足流连。徐悲鸿的《战马》与韩国画家金基昶的《群马》遥相呼应;傅抱石充满文人意趣的《陶谷赠词》旁,是朴生光具有浓烈韩国民族色彩的《帝王》。墨色交融间,这场由中国美术馆与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携手策划的水墨大展,展示了充满东方艺韵的水墨华章。 “艺韵华章——中韩水墨作品展”的策划彰显了中韩两国国家级美术馆的文化视野与使命担当。正如展览总策划、中国美术馆原馆长吴为山在开幕致辞中所说,“墨之浓淡,凝结了东...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516&p=view2025/07/20 09:02:23
    1. 《印象·日出》与中国写意油画
    2. 印象·日出(油画)1892年莫奈 薄雾中晨曦微露的码头,起重臂已经张牙舞爪做好忙碌的准备,远处浓烟滚滚,三艘摇曳的小船由近及远,朝阳向海面投射下几缕倒影……莫奈的《印象·日出》用简单的笔触就带给观众丰富的感知和无限的遐想。 32岁的莫奈三两笔抓住环境对象的特征并强化人的第一感觉,展现艺术表达上的大胆与自由。光线与色彩是传达情绪与情感信息的重要手段。印象派之前,画家们追求在光的稳定条件下有条不紊地工作,印象派则追随和表达光的变化条件下给画家带来的巨大感觉差异。他们把表现画家在不同场景条件下特定的情趣、思想、感觉作为绘画表现的第一要务,为...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515&p=view2025/07/20 09:01:12
    1. “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展览的启示
    2. 通向现代的道路是流动且多向的 ——“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展览的启示 19世纪是一个变革的年代,从精致典雅的学院派艺术到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巴比松画派、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纳比派……西方艺术在法国这个欧洲文化中心完成蜕变,逐渐走向20世纪的现代艺术,而这场艺术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很多都收藏于奥赛博物馆这个艺术宝库之中。 奥赛博物馆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由奥赛火车站改建而成,其前身是奥赛宫,这座曾见证拿破仑辉煌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1900年...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514&p=view2025/07/20 08:59:51
Processed in 0.106(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