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美学之笔绘就城市发展新篇章——谈美学经济赋能网红城市建设
    2.   在经济与文化深度交融的时代浪潮中,美学经济正以蓬勃之势重塑城市发展格局。作为一种以美学为核心驱动力的经济形态,美学经济将审美价值深度融入产品、服务与环境,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从塑造城市独特形象、传承创新历史文化,到营造宜居生活环境,美学在城市发展的各个维度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美学:驱动城市发展的多元引擎   塑造城市形象,激活经济动能。城市形象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学元素的融入则为城市形象塑造提供了独特路径。丹麦哥本哈根在城市规划中,巧妙...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612&p=view2025/05/27 07:53:33
    1. 地质经纬里的笔墨史诗——山水画家杜惠民的艺术启示
    2. 《铁壁雄姿南太行》200cm×200cm   杜惠民,1965年2月出生,河南省灵宝市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他往返于灵宝南山和小秦岭一带写生、创作,潜心学习传统绘画笔墨,不断探索现代名家山水技法,成就卓然。作品数十次在省市乃至全国的美术展览中获奖。   迄今,我与杜惠民相识已逾十三载。在去年深冬一日,当我展开他从北京宋庄寄来的丈二巨幅横卷《春山出云图》时,方惊觉这位经年累月穿行于灵宝南山褶皱带与秦岭花岗岩峰丛...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611&p=view2025/05/27 07:51:18
    1. 林东郊的人生与书法
    2.  林东郊《浪游静坐联》   【摘  要】林东郊(1868—1937),字荠原,河南洛阳人,清光绪戊戌科进士,翰林院学士。林东郊作为河南近代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其文章、诗作、书法、绘画俱佳,其书风取法欧阳询、褚遂良,又参以王铎,在此基础上自成一格。本文通过梳理林东郊的生平,展现其在时代变革中的角色与贡献,并从书风、技法、艺术理念等角度剖析其书法艺术价值,为研究清末民初的河南地方历史文化与书法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关键词】林东郊;清末民初;书风;技法 ...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610&p=view2025/05/27 07:49:12
    1. 丹青抒怀 回望东坡
    2. 李青稞《夜渡海——致敬苏东坡》中国画  200cm×230cm 四川省诗书画院供图 虽然相隔千年,但如今的人们依旧喜爱苏东坡。5月21日,记者来到郑州美术馆新馆,看见一队学生正漫步于7号展厅。其中不少人在作品前驻足、细看、拍照,认真感受着“回望东坡”的文化之光。 5月16日至6月2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省诗书画院、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承办的回望东坡——“苏轼足迹”主题书画展巡展至河南。展览以苏轼一生的足迹为线索,共展出121件全国书画家的东坡主题书画作品,以呈现东坡文化在当地的传承与发展,凸...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609&p=view2025/05/27 07:46:55
    1. 探索东方语境下的油画道路,潘鸿海油画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展出
    2. 5月23日,“风景旧曾谙——潘鸿海油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潘鸿海先生临终前嘱托家人将其作品无偿捐赠给国家,这份赤子之心,不仅体现了他对艺术传承的使命感,更彰显了一位老艺术家“以艺报国”的崇高情怀。 此次展览共展出潘鸿海的油画精品以及素描、水粉、连环画等作品共100余件。潘鸿海(1942—2023)是中国二十世纪中后叶浪漫写实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上海市郊的梅陇镇,初中时在苏州读书,他从小目之所及的景物都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在他脑海和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画家,他的油画对...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608&p=view2025/05/27 07:44:17
    1. 王颖生:传统壁画于我已难以割舍
    2. 《踱步之二》200cm×135cm×4 绢本工笔重彩 我流水账般地记录了自己在绘画路上的挣扎,一路风雨,痴心无改。我自幼酷爱运动,总以为在体育方面会有建树,几十年下来,别无所长,总结自己比画画的懂体育,比专业体育家知晓美术,美术圈中与油画家论水墨,与国画家谈壁画,跟国画家说自己已长久缺席!二十几年混迹于壁画界,把壁画之苦、之难体会一遍,每次因工程艰辛发誓不可再为,但一旦又有大墙,又苦中作乐为自己找借口。 教书、画画、画壁画已经让我在时间上捉襟见肘,穷于应付我于2008年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博士生,从第一年开始...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607&p=view2025/05/27 07:41:38
    1. 摹古润今——笔墨意象的时代转译
    2. 方向《黑山布纳泉》中国画 245cm×125cm 2020年 任何文化都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中国文化在保存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中国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强大的吸纳、消化和再生能力,伴随其整个发展历程。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滋养,因此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坚守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文化语境是必然之举。 在传统绘画学习方面,意境与笔墨是关键要素。笔墨作为中国绘画尤其是中国文人画的主要艺术语言,具有独立且独特的审美特性,包括审美理想与审美诉求。笔...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606&p=view2025/05/27 07:38:58
    1. 扑满:古代“存钱罐”里的廉洁密码
    2. 扑满是中国古代用于储存钱币的一种罐状容器,其名称源自“满则扑之”的特性——容器仅有一个投币入口,无取出通道,储满后要击碎罐体方能取钱。这种设计体现了古人提倡储蓄的理念,暗含“聚财需节制”的警示。扑满形制多样,早期多为灰陶制品,顶部设长条形投币孔,部分腹部开小孔,用于穿绳悬挂或观察储钱量。随着历史的演变,扑满的材质也趋向多样,有陶质、瓷质、竹质等。 扑满最早可追溯至产生于战国晚期至秦代的“缿”。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秦律十八种·关市律》中记载:“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入其钱缿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一甲。”根据该条律记载,当时的商贩在买卖交易中,...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605&p=view2025/05/27 07:35:52
    1. 书画藏家如何做“专题”
    2. 书画藏家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收藏后,往往会开始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专题收藏。这一方面是因为巨富型藏家毕竟少见,一个人的精力和财力有限,多数藏家只能选择一个剖面或视角进行专题收藏;另一方面,收藏时间久了,人的想法及兴趣点可能会生出一些变化。 书画藏家经营专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其好处一是可以明确目标,为收藏实践制订一个可执行的计划;二是会迫使藏家不断深耕一个领域,并由此逐渐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三是经过长时间努力,一旦专题成型,必定是主题鲜明、视角独到且富有吸引力的,从而令收藏更具文化价值和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古往今来,专题收藏的具体类型及例子不少,分而观之,...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604&p=view2025/05/27 07:31:33
    1. “庐山画派”展现庐山新面貌
    2. 日前,由江西省九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单位主办的“山江湖城——庐山画派系列·主题创作采风作品展”在九江美术馆落幕。该展汇集了2024年11月举行的“山江湖城·庐山画派主题创作活动”中35位艺术家在庐山及周边的写生采访创作,涉及庐山、白鹿洞书院、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九江标志性景观。 庐山是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江西名山,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这样深厚的人文底蕴催生了一个具有时代新意的画派——肩负传播庐山人文历史、促进庐山文旅融合使命的‘庐山画派’。”九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庐山人文精神,吸引更多人关注庐山,2022年,在九...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603&p=view2025/05/27 07:30:08
Processed in 0.110(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