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顾问
免责声明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美术家网首页
登录
注册
新闻
|
展讯
|
专题
|
会员
|
评论
|
访谈
|
视频
|
技法
|
趣闻
|
素材
|
知识
|
史论
|
理论
|
论坛
|
商城
|
建站
|
机构
|
导航
|
加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中国美术家网
会员登录
艺术搜--中国美术家网
新闻
展讯
艺术家
作品
专题
素材
评论
访谈
更多>>
视频
理论
技法
趣闻
知识
史论
艺术搜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
1000
个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主会场活动举行
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主会场活动”在北京钟鼓楼广场举行。 自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以来,北京市在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工作,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活动现场发布了《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该计划从“加强北京中轴线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提升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能力”“加强北京中轴线传承利用”“促进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保障措施”五方面,明确45项重点任务。同时...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653&p=view
2025/07/28 08:02:25
“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故宫站”开幕
7月27日,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由故宫博物院、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故宫站”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此次展览,故宫博物院精选了20方院藏宫廷玺印展出,包括清代二十五宝在内的政务用玺、帝后书画鉴藏玺及个人闲章。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藏品中有近一半为2008年之后首次展出。 展览的另一个板块展出了大众创作的200枚印章作品,这些作品来自首都和全国各地专业篆刻工作者、大中小学师生、企事业单位职...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652&p=view
2025/07/28 08:01:47
文保视听作品助力文物鲜活起来(深观察)
图①:《闪耀吧!中华文明》剧照。 图②:《护宝寻踪》海报。 图③:《国宝奇旅》剧照。 图④:《赵小姐的日记》剧照。 图⑤:《叩问殷墟》海报。 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 今年5月,文物保护题材电视剧《护宝寻踪》自开播到收官持续引发热议。无独有偶,近年来,《登场了!洛阳》《赵...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651&p=view
2025/07/28 08:00:33
中美鲁东南联合考古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日前,“聚落与社会:中美鲁东南联合考古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办。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以及中国内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高校、文博单位、科研机构等60多家单位共1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研讨会分为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分组讨论3个环节,共举办80场报告,总结和回顾过去30年国内外聚落考古研究取得的成果,并探讨古代聚落与社会研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与会中外学者围绕聚落考古理论、实践与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流域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流域聚落与社会研究,经济与社会研究等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据了解,中美鲁东南联合考古项目...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650&p=view
2025/07/28 07:58:37
关于始皇帝遣使“采药昆仑”石刻的发现
【学术争鸣】 笔者长期在海外从事始皇帝研究,近期通过新闻报道得知始皇帝遣使“采药昆仑”石刻的发现,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在梳理来自中国的信息的同时,我也尝试总结了自己的见解。我得知这块石刻的存在是在6月初。我正参与电视纪录片《不为人知的始皇帝》的录制工作,该节目于6月28日在NHK卫视上映,其中对里耶秦简中的医药简牍做了详细介绍。冥冥之中似有缘分,震撼之感因而尤为强烈。 我们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张春龙先生参与节目录制。当时他介绍了两份简牍,其一简文为“求药天下其县所有”,另一份则写有“(始皇)卅五年迁陵医静所治……...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649&p=view
2025/07/28 07:56:24
“昆仑石刻”未必能实证昆仑山所在
【学术争鸣】 “昆仑石刻”近日引发广泛关注,目前讨论主要集中于石刻真伪问题,正反两方从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金石学、地理学、神话学等视角出发,对石刻年代提出多种判断,除秦代刻成与今人伪作两种观点外,还有刻于新莽时期、元代、清代等看法。此前王子今教授提到,清代文献记载在鄂陵湖东北一百二十里外的山上,有“昔人所刻篆文”。但篆文内容和篆刻年代皆不详,仍不足以作为证实石刻真伪的有力材料。考虑到石刻所在地保存条件恶劣、所刻日期不合历法、两汉时人相关记述缺失和石刻文字疏密大小不均等情况,笔者认为,石刻的真实性仍需审慎论证。 ...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648&p=view
2025/07/28 07:54:41
北京中轴线篆刻作品在故宫展出
观众在故宫文华殿欣赏篆刻作品展。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7月27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故宫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展览分为“大众篆刻·中轴新章:人民笔下的中轴线”“故宫玺印·紫禁回响:宫廷印章中的历史密码”两大板块,主要展出200枚大众篆刻作品与20方清代宫廷玺印。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647&p=view
2025/07/28 07:53:15
丘挺谈写生丨在经验之外觅得笔墨的真趣与生机
丘挺虎跳峡35cm×49cm纸本设色2022年 在近几年的笔墨探索中,对积墨法与水法着力最多,积墨不仅仅是浓墨,还有淡墨积。龚半千晚年,黄宾虹、李可染属于浓墨积这一手法的代表。淡墨积在元人的作品中尤其多。如“以渴成润”法,我在读本科时曾下力气临摹过一些元人作品,特别钟情于倪云林与王蒙的“以渴成润”,这种手法秀润天成,浑然而不见笔墨痕的效果,即以干笔三五遍皴擦复加,从而达到温润的笔墨效果。这种手法来自董巨及李郭画派,元代赵孟頫及“元四家”尤为擅长。明清时的董其昌、“四王”,尤其是王鉴深得淡墨积的三昧,温润醇古,很秀雅。这种手法追求在相近的墨阶中墨色的变化...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646&p=view
2025/07/27 09:12:39
画中寻天趣 花姿映本真——探寻明代文人插花的美学观念
【游艺丹青】 中国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其中文人插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面貌与审美趣味,成为传统插花的典型代表。文人插花始于五代,兴于宋元,于明代发展至高峰。万历年间,文人雅士热衷于插花活动,出现了《瓶史》《瓶花谱》等理论典籍,与明代画家陈淳、沈周、唐寅、仇英、陈洪绶等人的相关创作相互呼应,确立了文人插花的审美范式。 明代绘画中的瓶花图像被赋予了高雅的艺术格调,插花艺术亦成为文人寄托情怀、彰显修养的重要载体。通过一幅幅经典绘画作品,我们或可领略明代文人插花的多重美学观念。 崇真法自然 ...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645&p=view
2025/07/27 09:07:32
《丰子恺西洋建筑六讲》:可以触摸的建筑史
【书衣之美】 丰子恺是学贯东西的名家,他在绘画、文学、建筑、音乐等领域皆博闻多识、见解深刻。在丰子恺看来,“一切艺术之中,客观性最丰富,鉴赏范围最广大,而对于人生关系最切者,实无过于建筑”。为此他曾作“建筑美术六讲”,连载在当年的《中学生》杂志上。1935年,开明书店还将“六讲”结集出版为《西洋建筑讲话》。 为了再现丰子恺建筑艺术讲义的独特魅力,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西洋建筑六讲》,在结构编排、校订方式、注释图解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和创新,一举荣膺2024年度“最美的书”称号。 ...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644&p=view
2025/07/27 09:04:56
上一页
1
...
69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推荐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关于我们
|
建站服务
|
代理服务
|
艺术交流
|
联系我们
|
网站会员
|
艺术联盟
|
微门户
|
法律顾问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www.meishujia.cn
,
All right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