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宝文物“登台起舞”
    2.    【现场目击】   “‘国宝’在舞台上活了,这可比在博物馆橱窗里看展更带劲”“演员们跳得太美了,每个动作都像文物在跨越时空传情,根本看不够”……5月18日,由辽宁歌舞团、辽宁省博物馆联合出品的大型跨界融合情境剧《国宝辽宁》在辽宁大剧院首演,掀起人们探寻辽宁国宝和辽宁文化的热潮。   随着古雅庄重的乐声响起,舞台大幕徐徐拉开,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在光影交织中展开。纱幕轻扬,箫声悠远,舞台犹如一张展开的宣纸,身着墨色长袍的舞者仿若飘逸的笔墨,每一次跃起、回旋,都在纸上凝练成形。衣袂翻飞间,《万岁通天帖》《仲尼梦奠帖》等国宝级传世书...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785&p=view2025/08/04 08:27:17
    1. 谈谈“昆仑石刻”真伪论争中“书风”标准的把握问题
    2.    【学术争鸣】   关于“昆仑石刻”的讨论,在研读各家观点之后,可以发现持伪刻说的学者普遍会提到石刻的“书风”问题,并有专注此一点对石刻的真伪进行讨论者。如刘绍刚认为:“从其行款、字的疏密大小以及用笔的笔势等方面看,这件石刻属于作伪的可能性极大。”鲍强谓:“‘昆仑石刻’整体气息偏弱,细节上用刀不果断,前后不一,冲出时有。与确信的秦小篆和其他战国文字相比,从审美角度看有些不新不旧,细节时有纠结犹豫的感觉。”衣雪峰谓:“‘昆仑石刻’根本的破绽在于,其书风不能与其使用场合应有的庄严、郑重、典雅相符合。”并认为其中一些文字混用了秦石刻、秦诏版、秦简、秦印、《...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784&p=view2025/08/04 08:25:50
    1. 谈“昆仑石刻”涉及书法史的一个常识性问题
    2.    【学术争鸣】   单纯地从书法史的角度来看“昆仑石刻”,最直观、最简明与不可更易的信息就是文字本身。其中涉及书法及书法史的一些常识性问题有必要讨论,对于秦篆(小篆)、斯篆、秦诏版、缪篆、玉箸篆等书风的更易,确实需要进行更精确地辨析与考察,弄清篆书书体演变的历史真实,最终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关于“昆仑石刻”书法问题的讨论,此前已有多位专家发表了意见,若干问题已经基本理出头绪:一是石刻书体属于小篆且书写水平一般;二是对用字有“统一”与“不统一”两种结论;三是石刻中“皇”“陯”“五大夫”“廿七”等有特殊形态的字,引起了更多的关...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783&p=view2025/08/04 08:23:40
    1. “昆仑石刻”应为秦代刻法与书风
    2.    【学术争鸣】   从现在披露的照片来看,“昆仑石刻”以单刀平铲方式刻就,文字在字法、字形上规范合理,整体章法布局错落自然,并结合同时期石刻、诏量、玺印、陶文等不同类型秦文字作品综合考察后,我认为该石刻的刻法为秦汉时期的普遍刻石方式,反映出秦代书风的时代特征和书写广度。 刻法问题   “昆仑石刻”的文字是以“平铲”的方式刻就,即以平角的工具向前推进,受石质软硬、松紧程度的影响,还可能会导致文字线条底部不同程度的锉痕与边缘的崩裂。这种方式的主要特征是每条线基本是以“单刀”刻就,一次成形。这在秦至西汉的石刻...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782&p=view2025/08/04 08:23:00
    1. 明辨笃行耕书道
    2. 王维诗三首(行书) 薛帅杰    【学书心得】    书法教学是一种传承。自毕业以来,我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书十多年,教师这个身份已经渗透到骨子里。尽管如今不可能再回到三尺讲台,但教书育人的那颗心始终还在,源于此,工作之余,传道授业,享受着教学相长的快乐。而书法研究与书法教学的经历,又促使我不断思考有关书法的问题,其中就包含学书的一些心得。   我认为书法必须临帖,这是书法学习与进步的基本保...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781&p=view2025/08/03 08:58:37
    1. 从纸笔到算法:AI时代的儿童美术教育
    2.    【艺点·聚焦少儿美育】    美术教育是否已无需执着于传统纸笔?这一问题的提出,源于数字技术对传统美术的深刻冲击。数字绘画的试错成本较低,随时可以撤销重来,这种便利性大大降低了孩子拿起画笔的门槛,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去尝试。但传统绘画所要求的审慎思考,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对材料的感知与互动,是否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AI时代下,该如何将技术有效融入儿童美术教育当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纸笔的不可替代   传统纸笔绘画在儿童认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儿童美术教育与其说是艺术...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780&p=view2025/08/03 08:57:47
    1. 居延遗址考古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址
    2. 从内蒙古阿拉善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获悉,近日,居延遗址多学科综合考古调查项目组在居延核心区新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址,该遗址面积约20平方公里,在地表采集的陶器、石器及玛瑙碎片等遗物,为研究居延地区史前文化东西交流及其多样性提供了线索和例证。 居延遗址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境内,北起额济纳旗境内K676障址,南至甘肃省金塔县鼎新镇境内的T191烽燧以南一带,长约260公里,其中在阿拉善盟境内长约220公里。居延遗址是一个脉络清晰、延续不断、遗存丰富、特征鲜明、价值深厚、影响深远的区域历史文化综合体,其文化属性及内涵远超汉代边塞遗址的范畴。其包含从新石...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779&p=view2025/08/03 08:56:50
    1. 苏州工艺美院:校地共绘江南文化画卷
    2.   跟随唐伯虎的脚步,第一人称漫步在苏州桃花坞大街,收集桃花坞木版年画碎片、在文昌阁许愿……日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2025届毕业设计作品展厅,《嘿!桃花坞》的轻量化H5小游戏前,观展者扫码体验的身影络绎不绝。   “年轻人喜欢游戏化传播方式,我们就将非遗项目融入游戏设计中。”苏州工艺美院视觉传达学院毕业生谭映红说。   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苏州工艺美院始终将弘扬江南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办学目标之一,形成了多科相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三轮...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778&p=view2025/08/03 08:56:04
    1. 斗拱灯:光影里的建筑之美
    2. 以现代金属材料模拟斗拱结构      【享设计·悦生活】    在当代家居环境中,灯具的功能早已超越基础照明,成为连接空间、文化与情感的艺术载体。由设计师朱健威推出的“影系列”斗拱灯,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为核心元素,将传承千年的木构技艺转化为现代材料的精密组合,为灯具设计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基因。   受所学专业影响,朱健威一直对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一次对北京...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777&p=view2025/08/03 08:55:21
    1. 北平沦陷期间的故宫文物保护
    2. 日本人劫掠故宫铜缸时的情形 资料图片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故宫博物院留守人员在充满艰辛和危险的时期,舍命保护故宫文物。   “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北平也随即沦陷。日军通过扶植傀儡政权,插手故宫博物院事务。为了确保机构稳定、故宫古建筑和文物藏品安全,故宫博物院北平本院坚持“对外逆来顺受,不亢不卑”“对内著重典守,注意开放陈列”“对人事则旧员不裁,去人不补”三原则。   抗日战争期...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776&p=view2025/08/03 08:54:07
Processed in 0.097(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