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南第一才子”唐寅:诗书画中的悲欢人生与不朽价值探析
    2.   引言:桃花庵里写风流,半世浮沉铸传奇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桃花庵歌》中的千古狂吟,何尝不是唐伯虎一生的精神注脚?在姑苏的烟雨楼台、桃花坞畔,这位以“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自况的天纵奇才,将半生失意、满腔才情尽付笔墨丹青,构筑了一个既风雅绝伦又浸透悲怆的艺术宇宙。他,是科举制度放逐的失意者,是商品经济浪潮中的市井文人,更是将文人诗书画艺术推向时代新境的开拓者。唐寅的故事,不仅是一曲个人命运的悲歌,更是一幅明代江南文化生态的鲜活长卷。 一、悲情底色...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887&p=view2025/06/14 12:59:42
    1. 著名学者赵景宇参访程十发祖居、老甲大写意作品展
    2. 乙巳仲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陈少梅艺术研究会会长、著名文化学者赵景宇先生专程到访位于上海枫泾古镇的“程十发祖居”并参观了正在展出的“踏月嘶风———老甲大写意作品展”。 赵景宇先生在“程十发祖居” 赵景宇先生在“程十发祖居” 赵景宇先生在“程十发祖居” “枫泾”牌坊(程十发先生题)

   ...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886&p=view2025/06/14 12:55:29
    1. 探索文明交响的光影行者:马成的纪录片跨文化之旅
    2. 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宏大舞台上,有这样一位杰出的中国纪录片制片人,他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在光影的世界里自由穿梭,跨越语言的障碍,打破文化的界限,用镜头巧妙地将东西方文明紧密相连,为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铺设了一条坚实的道路。他就是马成,一位拥有二十多年纪录片制作经验的资深制片人,一位在跨文化传播领域耕耘不辍、成果斐然的先行者。 马成的职业生涯,是一段与时间赛跑、与文化对话的传奇。二十多年间,他参与了众多国际项目,从繁华的欧洲都市到宁静的山间小镇,从古老的艺术殿堂到现代的颁奖礼堂,他的足迹遍布全球,他的镜头记录下无数珍贵的文化瞬间。这些瞬间,汇聚成一部部精彩的纪...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885&p=view2025/06/13 23:34:43
    1. 齐白石珍品领衔北京翰海2025春拍 1800余件艺术精品亮相预展
    2. 齐白石的《松溪禽趣》 北京翰海2025春季拍卖会预展12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启幕,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中国玉器、古董珍玩、现当代美术等专场悉数亮相,展出1800余件精品。 近现代书画区两个专场甄选890余件精品,涵盖收藏领域的主流品类与知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如齐白石的《松溪禽趣》《鬻画担夫图》,以独特的笔触勾勒自然生趣与市井百态;傅抱石的《峦途新象》,展现其山水新意;另有溥儒、于非闇、王心竞等十六家《各家法书》松风画会成员集体创作的四条屏,集艺术与历史价值于一身,堪称少见的艺术珍品。 这一板块亦精耕多个主题鲜...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884&p=view2025/06/13 09:37:49
    1. 百余件德化县民间文艺家作品在福州展出 展现千年陶瓷艺术魅力
    2. 展览现场。中新网记者吕明摄 陶瓷作品《慈母手中线》、陶瓷乐器、陶瓷文创产品……“千年窑火匠心传承”——德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12日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启幕。 此次展览作为德化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以来的首次综合性展出,共有73位民间文艺家的157件作品参展。展览将持续至6月28日,每日9:00—22:00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德化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甲栈携《财神尊》《惜樽空》等陶瓷作品参展。拥有50余年陶瓷创作经验的李甲栈介绍,每一件陶瓷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需经过反复设计、烧制,历经无数次...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883&p=view2025/06/13 09:31:58
    1. 从水墨出发展不同艺韵 中韩水墨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 观众欣赏展出的中国画家徐悲鸿作品《战马》。 史春阳摄 由中国美术馆、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联合主办的“艺韵华章——中韩水墨作品展”1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精选两座国家级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与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收藏的中韩两国具有代表性的水墨艺术作品以及当代名家的新作,分为中国篇、韩国篇两个单元、四个章节,共展出120件作品,对照呈现中韩两国水墨艺术借古开今、中西融汇,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历程。 记者在现场看到,徐悲鸿的《战马》、齐白石的《荷花鸳鸯》、张大千的《觅句图》、林风眠的《鱼鹰小舟》等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经典水墨...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882&p=view2025/06/13 09:29:51
    1. 寂寞“画圣”吴道子
    2.   看见禹州境内的山,我放下心来。   “画圣”故里位于伏牛山区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小山在视线里平缓地起伏,草木葱茏,透着平实与质朴。   我心中的“画圣”吴道子就应该出生在这样的地方。想想,“世之奇伟诡怪,非常之观”,不是往往在那些险峻偏远而少有人至的地方吗?——虽然吴道子故里所在的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鸿畅镇山底吴村,还算不上荒僻。   生长于山间的少年岁月,让他得以亲近自然的神奇造化。那些山野间的奇异物事,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他独特的想象力。而并不封闭的地理环境,又使他不致困守一隅。当大唐东都洛阳的新风吹来,这座...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881&p=view2025/06/13 09:25:29
    1. 笔墨之道在法度与性情之间——访书法家刘安成
    2.   刘安成《潘主兰先生诗一首》甲骨文   书法艺术,既是技法的锤炼,更是心性的流淌。刘安成从河南商丘的乡土记忆中走来,幼承家学,师法古人,在“二王”的法度与米芾的恣意间探寻动静相生的美学平衡。他的艺术之路,既有父亲“心正笔正”的耳提面命,也有名师“习字不临古帖,好比夜行无烛”的点拨开悟。从唐楷的严谨到宋人尚意的洒脱,刘安成以“以王为底、以米为面”的创作理念,诠释了书法传统在当代的鲜活生命力。   访谈中,刘安成不仅分享了技法与心性相融的深刻体悟,更揭示了跨艺术领域的滋养如何为书法注入韵...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880&p=view2025/06/13 09:12:50
    1. 《山静居画论》版本流传与差异性研究
    2.   【摘  要】《山静居画论》作为清代画家方薰艺术思想的核心载体,在清代画论领域独树一帜。本文梳理方薰的生平经历、家学背景及艺术交游,深入分析其画学思想形成的内在动因,系统考证《山静居画论》的成书时间、创作过程与版本流变,挖掘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脉络,试图揭示其理论价值与历史地位,为绘画研究与艺术创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方薰;版本流传;文人画论;《山静居画论》   方薰(1736—1799)是清代乾嘉时期浙江著名画家与理论家,其《山静居画论》至今备受推崇。他自幼受家学与江南文艺氛围熏陶,青年时期在金德舆家研...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879&p=view2025/06/13 09:11:34
    1. 《萧元祚墓志》书法风格分析
    2.   《萧元祚墓志》,全称《大唐故袁州萍乡县令萧府君讳元祚字元祚墓志铭并序》,于2005年春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西山出土,现藏于河南偃师张海书法艺术馆。该墓志刻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志高69厘米,宽68厘米。青石质,无界格,共30行,满行30字。志主萧元祚葬于唐景龙二年(708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闰十一月一日与其夫人唐氏改葬合祔,撰文者为其子萧诚,书丹者为其子萧谅。《萧元祚墓志》的出土不仅填补了相关史料的空白,还为萧诚、萧谅的真行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更是探究唐代历史与书法革新的珍贵文献资料。   《萧元祚墓志》概况   ...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878&p=view2025/06/13 09:10:31
Processed in 0.212(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