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纪念黄胄诞辰100周年,动画艺术短片《黄土坡》研讨会在京举行
    2. 7月9日,由孙立军执导的动画艺术短片《黄土坡》在北京举行了作品研讨会,多位文艺理论家、影视研究学者观看了短片并深度探讨。他们认为,该片通过对传统的坚守和创新探索,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也是对黄胄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最好纪念。 作品精准捕捉黄胄绘画精髓 一直以来,中国动画学派以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底蕴和艺术风格,在世界动画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从早期汲取民间艺术、传统绘画等养分创作出的《大闹画室》,到运用水墨技法开创世界动画新形式的《小蝌蚪找妈妈》,再到承载中国神话传说、以独特美术风格惊艳世界的《大闹天...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32&p=view2025/07/10 09:24:03
    1. 徐青峰“油画与丹青的双向奔赴与超越”主题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2. 7月8日上午,徐青峰“油画与丹青的双向奔赴与超越”主题学术研讨会在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小礼堂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中西绘画的融合创新及徐青峰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汇聚了众多美术界专家学者共探艺术发展新路径。研讨会由山东艺术学院和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和山东省美协理论艺委会承办。 专家们围绕中西绘画“双向奔赴与超越”的创新思维和路径、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美学层境和意境的融合与超越,“泰山”主题绘画作品的当代价值和意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徐青峰及其团队以写意的诗性精神、写实的精湛技巧创作出的两幅“国泰民安”主题作品,集中西美...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31&p=view2025/07/10 09:21:07
    1. “书山问渠——赵彦国书印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2. 作为当代中青年书法博士的代表人物,赵彦国以其学术之严谨、艺术之敏锐,溯本追源,书文相生,不断推动书法的古韵新声在当下文脉薪传!他精研书史及书学理论,于中国历代文人书法中探赜索隐、钩沉致远,以坚实学术支撑起了其创作根基。他的书法以“文气为书法最大底气”为美学核心,主张“诗书养气”,重在精神气韵的表达,常以传统文学经典美文诗赋、名句箴言等为载体,又多以自作诗词随笔,与古通息、以文养书,彰显了时代精神;呈现出“文气”底色、“雅正”格局、“自然”质感。 此次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展共展出赵彦国近年来书法篆刻作品三十余件,既有温文尔雅的行书经典美文之作,又有洋洋洒洒的行...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30&p=view2025/07/10 09:12:52
    1. “工写之间——贾广健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展
    2. 前言 好时留作闲看花 人生六十载,问学求艺五十年。面对中国艺术之博大精深,更感六十始知己无知! 仰望中华艺术之高峰还想为之增一块砖添一片瓦,为毕生所求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驹过隙,我从天津到北京,来到中国国家画院也整整十七年了!我是在2006年底中国画研究院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之后引进的第一位画家。我深知这对一个从事中国画创作者是多么重要,也深感当时的前辈先贤对我的提携与认可,这...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29&p=view2025/07/10 09:09:13
    1. “境象——冯东东中国画小品展”将在天水美术馆展出
    2. 冯东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重庆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工笔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文化儿童艺术促进会文化发展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艺术中心美术组主任,中国美协十届美代会代表。 作品参加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新中国美术家系列作品展,多次在全国和省市级展览获奖,并有学术论文及作品发表于《读书》、《美术观察》、《美术》、《中国书画》、《光明日报》等学术期刊和报刊。 ...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28&p=view2025/07/10 09:03:34
    1. “爱丽丝与兔子洞——李骏逸水墨个展”将在北京开幕
    2. 骏逸的情感画记 用艺术创作的方式来寻找自我,是骏逸最终走上绘画道路的深层原因。她有着娟秀的面庞,却带着一种内心深处的倔强,不管是小时候执意要自己修改父亲取的名字,还是到高中时放弃高分重新走上绘画的道路,她从不是按别人的期望来选择,而是遵从内心,恣意生长。 水墨因此成为她的称手工具。她不拘泥于父亲与导师的笔墨技法,艺术观念则来自契合她天性的民间艺术、朴素绘画,再调和一些夏加尔的幻想与忧郁,并下意识地在色彩中融入自己对墨色的理解,也由此,她走的是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当别人只在练习基本功时,她却我行我素,毫不顾及别人的眼光,只是挥动画笔,做...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26&p=view2025/07/10 08:55:20
    1. “北望昆仑日月光”——中国大写意主义审美哲学断想八咏
    2. 一、浓缩了历代先贤智慧与文化精华的书法艺术是一条流传有序、生动活泼的传统文化大河。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书法用笔为基础的笔墨精神与笔墨技法的精进史。中国画重文化,有了文学、诗词、书法、历史、哲学的文化滋养,其气质、格调、气象自是不凡,这是长期浸润出的高贵典雅的人文内美与生命气息。画家个人是核心,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直抒胸臆,气概成章,博大沉雄,风规淡远,良有以也。 自古书画共渊源, 日月清辉定法存。 一管柔毫书万象, 千般诗意透神魂。 二...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25&p=view2025/07/10 08:55:11
    1. “三下乡”:美育实践燃青春
    2.  袁邵林为南京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学生讲解古建知识  南京艺术学院供图 为响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开展的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日来,全国多所学校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涉及美术、摄影、诗歌创作、古建筑保护以及戏剧等多个领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实践技能,更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 今年6月,第三届“乡村艺课”青少年装置艺...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24&p=view2025/07/10 08:48:35
    1. 丹青荔韵入画来
    2. “六月南风荔子丹,皱红小碧满银盘。”夏日的岭南,那漫山红遍的荔枝,不仅是清甜多汁的美味,也化作画家笔下的精灵,以嫩绿嫣红,造就一幅幅生动传神的岭南风情画。 荔枝入画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让画工作荔枝图,并亲自写下《荔枝图序》,文章记载:“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虽然荔枝图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元和十五年(820年)的夏天,巴州和峡州的荔枝到了成熟的季节,荔枝树亭亭如盖,一颗颗果实似红玉般点缀其中。宫廷画师取来宣纸,置于荔枝树下的案头,先以淡墨勾勒荔枝树轮廓,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23&p=view2025/07/10 08:48:32
    1. 寻找马吉影片 揭示历史真相
    2.   马吉影片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由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16毫米摄像机秘密拍摄的揭露日军暴行的影像。该影片与《拉贝日记》共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其中现藏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37分钟版”,被认为是反映日军暴行最全面的核心证据之一。陈旻的《寻找马吉影片》(译林出版社)以纪实手法完整记录了中外各界人士历时20余年查访并寻回马吉影片的全过程。   寻找约翰·马吉后人   《寻找马吉影片》一书的写作缘于一次报道任务。   2017年,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香港大公文汇传媒...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22&p=view2025/07/10 08:44:02
Processed in 0.133(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