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石夫谈艺 | 画道本在心源,笔墨随人修为
    2. 郭石夫,《双喜图》 画面虚实的运用,山水画与花鸟画有所不同。山水画中的虚实是讲层次的变化有虚实,笔墨的变化有虚实。笔虚为虚,笔实为实:形象实者为实,形象虚者为虚。在花鸟画里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则不然,写意花鸟画里的一点一线皆为实,不画处皆为虚,画面上一切形象、笔墨、色彩、线、块、面的安排都是疏密松紧的变化,而不是虚实的变化。这很像中国戏剧的表演。以中国传统的京剧来说,舞台上是不要背景的,道具也极其简单,集中突出演员的演技。以京剧《三岔口》为例,剧情表现的是黑夜里两个人物在没有一点光亮的暗室里摸黑打斗,而舞台上却是灯光明亮,观众可以把演员的一招一式看得十分清楚...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892&p=view2025/04/09 09:06:13
    1. 卢虓谈《满城文韵共烟火》创作历程
    2. 《满城文韵共烟火》 197x210cm纸本设色2024年 中国文化中有其独有的时间观念,将其看作是一条绵延不绝的流动,是与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观念中,时间被认为是可以往返穿越的,而不仅仅是线性的前进。 中国传统绘画恰恰回应表达了这种时间性,宣纸可以如实地记录下每一笔在纸间划过的痕迹。毛笔在纸上的运动过程有无限可能,表达出无限的时间走向。中国画有着一个记录创作历程一样的功能,通过笔、墨、纸把时间凝结在了一个点上,使观者可以感受到时间的静止、流淌、延伸或压缩。 ...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891&p=view2025/04/09 09:03:00
    1. “他和她的十年——李猛&尹莉莉双人展”将在成都开展
    2. 比起夫妻,他和她更像是画友。因为一个梦,山西人尹莉莉寻梦到遥远的乐山,又因为一幅画,她与安徽人李猛结识:“我是先被他一幅画吸引的,他的画比他本人更让我印象深刻”。第一次约会,她穿了一件素雅的白裙子,手里抱着自己的作品集,这多少令外人惊讶的举动,却成为了两人今后的日常。 十年来,他们聊的最多的是艺术,陪伴彼此最多的是创作。从那次约会开始,他和她的生命逐渐紧密相连。 十年来,他和她的艺术追求也殊途同归。李猛以西方油彩突破了古典园林固有的淡雅和灰度,但在大面积的色块氛围上保留了中式审美平面化的留白韵味;而尹莉莉笔下的色彩,在与传统墨色融合的...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890&p=view2025/04/09 08:55:50
    1. 旧影——在水墨洇染中打捞时光
    2. 旧影·1,39cm×46cm,纸本设色,2025年 宣纸上的墨色晕开时,总让我想起老胶片显影的瞬间。那些民国文人的旧影在显影液里浮沉,在生宣的肌理上舒展,化作《旧影》系列里深浅不定的灰。水彩的透与水墨的滞在此相遇,像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老宅窗棂上的西洋玻璃,将斑驳的光影折射成历史的棱镜。 水彩的不可控性常带来意外之喜。稀释的靛蓝颜料突然在砚台边缘绽开,化作窗外一树迟开的丁香。这种“偶然的生发”,竟与钱钟书《围城》里那些信手拈来的妙喻暗合。我索性用羊毫蘸取花青,让墨色在水的引导下自然渗透,宣纸背面渐渐浮现出琉璃厂书肆的轮廓,像记忆里层层叠叠...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889&p=view2025/04/09 08:46:18
    1. “墨花吹雨,笔绘春风——夏吉宏写生作品展”在安徽开展
    2. 展览简介 吴门画派一脉,素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圭臬。昔沈周踏遍吴越烟云,文徵明九攀九华险峰,唐寅纵览闽浙气象,仇英摹古而自出新意,皆以步履丈量天地,以笔墨叩问本心。此派写生非止于形似,更重“以景寄情”——沈周《夜坐图》中疏林寒舍托孤影,长跋《夜坐记》直抒“万籁有声,皆为我生”之哲思,将写生升华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诗行。 当代画家夏吉宏承吴门文脉而开新境,以“写生为舟”,载文人精神横渡现代性长河。其笔下不再囿于传统山水,转而凝视工业文明肌理与社会性景观:霓虹街巷中的人群聚合、娱乐场景的狂欢切片,皆被解构为隐喻当代生存的视觉符号。5...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888&p=view2025/04/09 08:42:36
    1. 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花呗携手六大博物馆上新国宝皮肤
    2. 花呗联手六省博物馆上新国宝文物皮肤 4月7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在数字世界悄然开启。蚂蚁集团旗下消费金融产品花呗与山东、河南、浙江等六省博物馆深度合作,将8件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国宝级文物转化为精巧的数字皮肤。 此次上线的新皮肤阵容堪称“国宝天团”:山东博物馆的明代镶宝石金带饰闪耀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光辉,河北博物院的长信宫灯展现着西汉工匠的环保智慧,安徽博物院的铸客大鼎则体现了战国时代的青铜铸造巅峰。每件文物都配备专属知识卡片,用户在支付宝端内可360度欣赏文物细节,查阅其背后的历史密码。 花呗文物皮肤一上市...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887&p=view2025/04/09 08:39:04
    1. 广州南越王博物院破解资源转化难题 ​拓展“博物馆+”消费场景
    2. 长期以来,文博机构普遍存在着“有资源缺转化、有IP缺运营”的问题。为探寻破局之道,近日,广州南越王博物院举办文化资源对接大会,以“挖资源、拓渠道、促融合、提品质”为理念,通过资源开放与跨界合作,破解资源转化难题。 南越王博物院是以南越国重要考古遗存为依托的大型遗址类博物馆,集中展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是公众了解广州、感受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2024年12月,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首批13家市属文创试点单位名单,南越王博物院位列其中。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着力推进构建“大文创”概念,依托文化文物资源,开发、销售文...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886&p=view2025/04/09 08:36:20
    1. 丝路文明“跃然简上”
    2.  放马滩秦简 清明小长假,辽宁省博物馆迎来观展热潮,3天共接待观众6.1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0.94%,再创历史新高。 排在观展队伍中的大学生王晓晨兴奋地告诉记者:“听说大展中的这批汉简里有张骞凿空西域时的珍贵记录,这可是在课本里读不到的活历史!”她口中的大展正是在辽博展出的由该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简述中国——甘肃出土汉简精品展”。 千年“简语”启封丝路往事 简牍,作为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记录着社会百态和历史传承。细读这些方寸之间的笔墨...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885&p=view2025/04/09 08:35:38
    1. 博物馆文创热背后的动因与价值探析
    2. 中国国家博物馆2024年7月推出的凤冠冰箱贴,以其精致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文创热潮中的代表性产品。这款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产品,掀起了一股“展创结合”的消费新风尚,既实现了文化传播,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截至今年3月25日,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件。这折射出当代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和我国博物馆文创蓬勃发展的深层逻辑。 博物馆文创热的深层动因:文化自信 凤冠冰箱贴的热销,源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是文化自信在消费领域的直接体现,契合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884&p=view2025/04/09 08:34:00
    1. 博物馆进机场: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2.    【观者有心】   前段时间,建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核心区域的西部机场博物馆正式开馆,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件事儿要从2020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时说起。当年施工时,发掘出土了2.2万余件(组)文物,施工现场秒变考古现场,网友纷纷建言建博物馆。相关部门“从善如流”,把博物馆建在了新机场航站楼内,以机场建设时期出土的文物为主要展陈,这在全球可谓独一份。   博物馆进机场,打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围墙”,将文化浸润嵌入旅客候机时的碎片化时间,使其无须刻意规划、不必专程奔赴,便能与文物相遇。 ...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883&p=view2025/04/09 08:26:15
Processed in 0.123(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