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眼”越千年——北京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印象
    2.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中的遗址展厅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带你一起看大展】      近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试运行,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   静卧于公园南侧的博物馆,如一只张开的“历史之眼”,凝视着这片承载了两千多年文明的土地。博物馆展示了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的289件(...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969&p=view2025/06/19 08:39:28
    1. 追光的决心:印象派女画家莫里索的艺术之路
    2.    贝尔特·莫里索(1841—1895)是法国印象派核心创始成员,也是19世纪最伟大的女画家之一。在印象派之前,欧洲绘画被题材严肃、构图严谨、法度严整的学院派主导,追求精准再现而非个性表达;在莫里索之前,女画家少之又少,且所绘题材除了肖像就多是瓶中花、盘中果等静物。1874年印象派首展,莫里索作为唯一一名女性艺术家与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等一道亮相,将外光写生、光色革命、题材转向等创作理念带入艺术界。她一生的时光多在巴黎度过,以描绘现代女性家庭场景而闻名。在女性画家和个性鲜明的画风皆为世俗所不容的年代,莫里索却成为画坛一道亮丽的风景。 师法自然进...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968&p=view2025/06/19 08:38:37
    1. 刀与木的碰撞 点亮新兴木刻的精神之光
    2. 力群《丰衣足食图》 图片来源: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主办展览“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抗战叙事(1931—1949)”。此次展览为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提名项目。   展览聚焦1931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段,分为“时代号角——新兴木刻在上海的兴起(1931—1937)”“战时激流——新兴木刻的抗战实践(1937—194...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967&p=view2025/06/18 09:48:00
    1. 展出66幅真迹 看见一场从自然写生到光影革命的蜕变
    2.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芒特(夜色)》布面油画   42.7cm×55.7cm作于1860至1865年间   图片来源:湖北省博物馆   由湖北省博物馆与法国兰斯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展览“流动的调色板:从柯罗到印象派”于近日在湖北省博物馆拉开帷幕。   展览汇集1867年至1907年间的66幅法国艺术瑰宝。这些作品均精选自法国兰斯美术馆馆藏,包含柯罗、雷诺阿、毕沙罗等大师真迹,横跨巴比松画派、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三大艺术运动,呈现了19世纪法...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966&p=view2025/06/18 09:46:21
    1. 想念吴冠中 这次去深圳看他的画吧
    2.  吴冠中《眼》布面油彩80cm×80cm2009年 图片来源:浙江美术馆   “我负丹青——吴冠中艺术展”当前正在深圳美术馆(新馆)举行。   吴冠中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家。他在中西艺术融合的实践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艺术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览主题“我负丹青”出自吴冠中自传《我负丹青》,此次展览也以吴冠中的自述为线索展开,呈现了吴冠中及其家属向浙江美术馆捐赠作品中的佳作(包括吴冠中师友赠予他的艺术珍品...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965&p=view2025/06/18 09:45:15
    1.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部分进京作品巡展至河南
    2. 6月11日,众多美术爱好者来到郑州美术馆新馆欣赏美术佳作。本报记者王岗飞摄 荟萃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精品之中的精品,一场高水平的艺术盛宴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再一次拉近了中原人民与艺术的距离。 6月1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郑州美术馆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部分)巡展·河南”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幕。 此次展览是全国巡展的第3站,展出作品2...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964&p=view2025/06/18 09:44:06
    1. 松风墨骨赤子情——写在陈国创先生从艺50年之际
    2.   陈国创《枣乡乐园》中国画   他,从河南一个县城出发,用一支画笔绘就了跨越半个世纪的艺术传奇。6年军旅生涯锻造了他的坚韧,师从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先生奠定了他的艺术根基。从设计“好想你”枣业经典Logo,到创作独具韵味的枣乡风情画;从四度问鼎“世界之星”包装设计大奖,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育设计人才——他用50年光阴,在艺术与商业、传统与创新之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作之路。   2025年6月,这位传奇艺术家将迎来从艺50周年的重要时刻。从1975年在《战斗...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963&p=view2025/06/18 09:38:03
    1. 布歇中国风作品中自然景观的编码秩序
    2.   符号学自诞生以来,始终与时代思潮紧密相连。其不断被赋予新的界定和研究方法,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20世纪末,符号学更是以“元理论”的身份实现跨学科研究。皮尔斯在著作《皮尔斯:论符号》中将解释项看作再现项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联结符号,正是这个联结符号实现了符号的意指秩序。   “象似符”是指对象项与再现项在视觉上的相关性或相似性。1736年布歇创作的东方题材绘画《猎豹》与华托学生帕代的《中国狩猎图》中有着共同的特点。两幅作品都在远景中运用了椰子树这一异域符号。这种图像学关联的深层成因,可追溯至华托对异域元素的描绘中。布歇于1731年将华托为拉穆埃特城堡绘...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962&p=view2025/06/18 09:33:00
    1. 传统工艺的当代转译——钧瓷艺术设计的创新路径研究
    2.   钧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凭借独特的釉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中外。随着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人民群众的审美正在发生变化,钧瓷也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困境。如何在保留钧瓷传统精髓的同时推动器型与釉色的创新,成为当代手艺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钧瓷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展开研究,阐述传统钧瓷的器型与釉色特点,分析当代钧瓷设计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钧瓷艺术设计在器型与釉色方面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钧瓷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凭借独特的窑变艺术素有“钧瓷无双”之美誉。钧瓷的制作工艺复杂,需经过选料、制胎、施...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961&p=view2025/06/18 09:31:13
    1. 当代艺术中的符号挪用与意义再生
    2.   当代艺术中,安迪·沃霍尔的“汤罐头”与杜尚的“小便池”进入公众的视野,班克斯的涂鸦被切割成天价拍品。这些作品都揭示了当代艺术中符号的挪用与再生。艺术家通过解构日常符号创造了新的艺术观念。这种变化改写了艺术史的演进逻辑,折射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   符号的挪用与意义再生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安迪·沃霍尔将商业符号从超市货架移入美术馆,使汤罐头从消费品转变为消费主义的象征。这种语境转换消解了艺术的灵光,将复制图像转变为观念载体。   在杜尚的《泉》中,艺术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960&p=view2025/06/18 09:30:25
Processed in 0.157(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