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项元汴鉴藏揭开美术史一角
    2. 封治国是一位杰出的油画家,他撰写的《与古同游:项元汴书画鉴藏研究》更是把艺术的个性与学术的沉思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而且含藏着诸多启人深思的问题。 在中国,自宋代以降,美术收藏史形成一部特殊的美术史。收藏家多为艺术家或艺术赏鉴家,如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文徵明,都是大收藏家。但有藏品传世的收藏家中,项元汴堪称独树一帜,无人能与之比肩。古代书画中的赫赫名迹,总有他的藏印,若无其印痕,倒令人有些不安。由此可见,项元汴以一己之力,几乎“收藏”了半部中国美术史。   然而,这样一位大收藏家,以往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项元汴究竟在收藏中...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72&p=view2025/04/14 08:53:11
    1. 文徵明的书画之路:从科举失意到艺术巅峰的文人蜕变
    2.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号衡山居士,明代吴门画派的核心人物。他早年九试科举不第,却在诗文书画中开辟出一条文人艺术的通天之路。其艺术生涯以54岁入京任翰林院待诏为分界:前期浸淫江南文人圈,后期归隐苏州专事创作,最终以90岁高龄成就“人书俱老”的艺术境界。笔者作为吴地后学对文先生的书画艺术成就倍加推崇,本文试图对其书画之路、艺术成就、艺术教育、艺术价值、艺术基因、笔墨密码、精神地图等进行探究和深度观察,以便书画同道进一步研究。 ...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71&p=view2025/04/13 21:05:19
    1. 燕京书画社“画说五岳•泰山写生创作展”亮相
    2.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承载着华夏数千年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以其雄浑壮阔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历代画家描绘创作的主题……4月12日,“画说五岳•泰山写生创作展”在燕京书画社盛大开幕,为艺术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视觉盛宴。此次展览分为写生和创作两个板块,共展出作品64幅,汇聚了郑山麓、张建豹、赵青仲、徐卫国、彭华竞、曹天文、李耀林等七位知名画家深入泰山写生后创作的精品佳作,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绘画技艺,展现了泰山的多元之美与丰厚的文化内涵。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挂满...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70&p=view2025/04/13 19:51:23
    1. “唐代佛头”现身泰国文促会
    2. 每年4月13日至15日是泰国传统新年宋干节,也称泼水节,是泰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4月12日,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更好的开展民间外交,向中泰金色50年献礼。宜兴市金石传拓研究会会长朱卫刚博士率团远赴泰国,将宜兴紫砂壶与“唐代佛头”高浮雕全形拓作品作为礼物馈赠给泰国中华文化促进会,泰国文促会会长、泰国前国会主席、前副总理颇钦·蓬拉军博士深表感谢,表达了对宜兴紫砂文化金石传拓艺术的喜欢以及对从事中国传统手工艺匠人们的由衷敬意! 传拓——古代“存真术”,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69&p=view2025/04/13 11:10:17
    1. 以AI为支点 撬动美育无限可能
    2. 人工智能技术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美术教育生态。从课堂实践到跨学科创新,从技能传授到人文素养培育,AI与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突破了传统教育边界,更催生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AI浪潮下,美术教育究竟该何去何从?机遇之下是否有隐忧? AI融入课堂,传统教学玩出新花样 “以前在课本上看《步辇图》只能看到静止的画面,今天通过AI对话系统,我竟然和画里的吐蕃使者聊起了长安见闻!”一名学生兴奋地说。 在广东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的课堂上,唐代《步辇图》借动态影像生成与虚拟场景交互技术“复活”...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68&p=view2025/04/13 10:59:13
    1. 美术教育,借AI之力谋新篇
    2. “Lookinmyeyes,tellme why!”唐伯虎在屏幕上挑眉发问,王羲之在直播间激情开麦……最近,“老祖宗在线怼人” 的视频火爆全网。借助AI,包括书画家在内的众多历史名人纷纷“复活”,带着岁月沉淀,操着网络热梗,和现代人唠得火热。这股复古潮可不只是图个乐,它也悄然给美术教育递上一把创新钥匙,解锁诸多可能。正如网友调侃:“知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大脑。” 顺着这股AI带来的创新之风稍作观察,不难发现,AI极大地丰富了美术教育资源。过去,学生接触艺术作品受限于书本上有限的资料。如今,依托AI图像生成技术,即使是受损严重的文物艺术品,...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67&p=view2025/04/13 10:54:08
    1. 《何物》:墨色阶梯间的交响
    2. 《何物》由同一开本、两个不同翻阅方向的部分组成。    【书衣之美】    “那些‘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日常之物,越来越让我着迷,享受描绘日常的这份安静,挺好。”在这本名为《何物》的书中,收录了独立策展人何明精细的器物绘画。书中所绘器物都是他家中购置的日用老物件,每幅作品辅以简短的字句,书写着作者的所思所感,揭示了器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个人记忆。该书由设计师赵清担纲装帧设计,在近日于德国莱比锡揭晓的2025年“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脱颖而出,获评荣誉奖。   在设计师赵清看来,作者的这些墨绘作品有的适合横构...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66&p=view2025/04/13 10:46:15
    1. 山林胜景皆入画境——画家笔下的北京“三山五园”
    2.    【览事速递】    春光明媚,漫步山川,行走园林,目力所及皆是画境。   画家如何表现山林胜景?正在北京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展出的“京西揽胜——北京画院艺术家笔下的三山五园展”上,观众可以寻赏画中佳境,品味笔墨丹青中的古景新韵。   三山五园,是对北京西郊沿西山到万泉河一带皇家园林的总称,包括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等皇家园林,以及皇家赐园、私家园林以及寺庙园林等。这里层峦叠嶂、湖泊罗列、泉水充沛、山水映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王明明的《曹雪芹金秋著书图》中...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65&p=view2025/04/13 10:42:53
    1. 把生活的感动讲出来——百年黄胄的艺术人生
    2.    【览事速递】    人们常说:“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毛驴。”提起黄胄,很多人会想到那些憨态可掬、活灵活现的毛驴,他画的毛驴可谓臻于化境。然而黄胄说,自己是人物画家,画毛驴只是为了练笔墨。   广东美术馆新馆正在举办的“百年黄胄:把生活的感动讲出来”大型纪念展上,观众可以大饱眼福——不仅能够看到画家笔下载歌载舞的人群、策马驰骋的少年、辛勤劳作的农民,也能够看到稚拙的鸡雏、丰硕的葡萄,以及疾跑、蹦跳、行走的毛驴。   黄胄(1925—1997),历任中国画研究院(今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文联第四...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64&p=view2025/04/13 10:40:42
    1. 从西汉《神乌傅》看简草的艺术特质与当代价值
    2. 汉简《神乌傅》(局部)   在东海之滨沉睡两千余年的尹湾汉简,于1993年出土。其中《神乌傅》简册,在文学和书法上有着双重价值。这件书写于西汉成帝时期的简牍墨迹,其内容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完整汉赋实物,其“简草”书体更印证了中国书法从篆隶向章草演变的历史进程。   “简草”既非纯粹的古隶俗写,亦非后世成熟的章草,而是两者间的过渡形态。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早在秦国文字的俗体演变为隶书的过程里,就出现了一些跟后来的草书相同或相似的草率...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63&p=view2025/04/13 10:37:56
Processed in 0.102(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