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考古成果“上新”
    2. 日前,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编辑部主办的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市举行。论坛上,经参会的17名专家学者无记名投票,并经河南省文物局审核,汝州温泉遗址、灵宝北阳平遗址等入选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些考古项目时代横跨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在实际考古工作中充分落实“考古前置”政策,注重多学科合作,运用精细发掘理念,实现了科技考古、实验室考古等方面资料的有效积累,切实将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思想贯彻到了实际行动中。 成果为多个课题研究提供支撑 ...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82&p=view2025/04/14 09:07:55
    1. 广东召开艺术工作专题培训暨艺术创作会
    2. 4月9日至11日,2025年广东省艺术工作专题培训暨艺术创作会在广州召开。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努力开创广东艺术工作新局面;要充分认清艺术创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处理好思想性与艺术性、主旋律与多样性、大时代与小切口、一域与全局等关系,推动广东艺术精品创作实现新的突破;要坚持抓创作与抓环境相结合,积极营造良好的文艺生态,着力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扛鼎之作,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81&p=view2025/04/14 09:05:36
    1. 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2024年度收藏成果展
    2. 4月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岁积跬步——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年度收藏成果展”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展出。 本次展览分为“妙笔写韵”“粉墨传韵”“书卷留韵”和“清音余韵”4个单元,展示了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年在戏曲、音乐、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的珍贵收藏成果。其中,戏曲类展品包括清道光后期昆曲生角穿戴的纳纱龙箭衣、梅兰芳访日演出期间的媒体报道资料;音乐类展品包含获得国家专利的改良阮、20世纪中叶的俄文粗纹唱片;美术类展品汇聚了中国和俄罗斯多位重要艺术家的精品力作;文献类展品包含王朝闻及其夫人简平写给工艺美术大师徐竹初的亲笔信札、涂武生旧藏的20世纪早期俄文经...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80&p=view2025/04/14 09:04:47
    1.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馆
    2. 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大阪世博会)13日正式开园,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馆当天举行了开馆仪式。 大阪世博会将持续至10月13日。中国馆是本届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开馆仪式上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积极支持日方举办大阪世博会,高度重视大阪世博会中国参展工作,由中国贸促会会同各方精心组织筹备中国馆。希望通过中国馆的精彩展示和丰富活动,让世界看到欣欣向荣、自信开放的中国,为大阪世博会留下精彩难忘的中国印记,积极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79&p=view2025/04/14 09:03:58
    1. “大道同工”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
    2. 夜静琴远(国画)2024年陈孟昕 近日,由国家大剧院、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大道同工——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此次展览聚合当代中国工笔画领域学术探索、艺术风格、创作成果突出的七位知名工笔画家——陈孟昕、贾广健、刘万鸣、卢禹舜、莫晓松、唐勇力、王颖生,汇集其最具代表性的约80件经典力作。 这七位画家在人物、花鸟和山水画领域数十年深耕不辍,在工笔画题材、材料和技法上摸索变革、探索精进,虽然艺术面貌各成一派,但其创作都展现了对生活、自然、时代的感受体味,对工笔画继承与创新的思...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78&p=view2025/04/14 09:02:26
    1.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
    2. 展览现场 4月9日,“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以游戏《黑神话:悟空》为核心,打破数字艺术的虚实壁垒,在实体空间重现游戏中的经典叙事与角色、场景、道具等内容。展品包含游戏场景原画、角色原画、采风照片、模型、雕像、周边衍生品等900多件,部分内容为首次对外公开,让观者能近距离欣赏游戏原画与制作细节,探索幕后开发的故事。 展览由“破顽空”“载群生”“明邪正”“开尘锁”“踏云光”“会元龙”“赌输赢”七个单元组成,从直面天命的恢宏意境,到人、神、妖、魔的细腻塑...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77&p=view2025/04/14 09:02:24
    1. 博物馆迈向未来的多元探索之路
    2.  “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现场 随着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发布,文博界正掀起关于行业形态的深度思辨。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度数据显示,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量突破14亿人次,其中以“Z世代”为主导的年轻群体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35岁以下观众占比高达62.09%。同时,博物馆攻略、文创热潮等相关话题频频出现在热搜榜首,信息时代的博物馆在社交网络上吸睛无数,逐步形成了“为一座馆,去一座城”的认知趋势,成为城市文旅的重要标签。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消费需求裂变、年轻群体驱动的时代...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76&p=view2025/04/14 08:59:38
    1. 往来千载一悲鸿:深度解码徐悲鸿的艺术人生
    2. 日前,由广东美术馆和徐悲鸿纪念馆共同主办的“往来千载一悲鸿:徐悲鸿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奔马》《愚公移山》《九方皋》《泰戈尔像》《箫声》……画家徐悲鸿笔下的70余件传世名作来到广东与观众见面,其中多件珍贵的国家级文物是首次出京赴粤展出。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从对传统笔墨的现代转化到西方写实技法,徐悲鸿的艺术实践始终贯穿着文化自觉与创新意识。这种开放而自信的探索路径,回应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诉求,也为当代人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提供更为开放的国际视野。本次展览既是对徐悲鸿艺术的深入研究,也是对粤港澳...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75&p=view2025/04/14 08:57:57
    1. 继承传统 反叛传统 创造传统—​—董其昌的传统与创新辩证法
    2. 似乎很难用一句话评判董其昌的艺术贡献。作为明代书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凭借独具风格的书画艺术而享誉后世。然而,他的显赫声名不只来源于此。他还是一位极具自觉意识的艺术理论家。凭借敏锐的历史洞察力与深厚的理论修养,他提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理论命题,如仿古理论、“南北宗”论、笔墨精妙论。这些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艺术发展的脉络,直至今日,依然富有生命力。这是因为董其昌拥有根植于传统的创新智慧,并深谙关于传统与创新的辩证法。 学习传统 坚持“不合而合” 如何锤炼书画技巧并成为一名艺术家?董其昌坚定地选择了继承传...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74&p=view2025/04/14 08:55:01
    1. 郭怡孮的《怡园艺话》
    2. 日照香江—为1997年香港回归而作(国画)136×215厘米1996年郭怡孮 近日,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举办的“郭怡孮《怡园艺话》等系列新书首发座谈会”上,85岁高龄的花鸟画家郭怡孮虽谦称自己“不擅长文字”,但由他撰写的《怡园艺话》却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与真挚情感,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窥探中国花鸟画发展与艺术家心路历程的窗。 翻开《怡园艺话》,37篇文章犹如37幅徐徐铺展的艺术长卷,生动而细腻地展开了郭怡孮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在回忆画家的章节中,郭怡孮饱含深情,用细腻笔触追忆曾在他艺术道路上留下深刻印记的父母和师友。《取诸怀抱》一文里,他将父亲郭...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2973&p=view2025/04/14 08:54:53
Processed in 0.135(s)   1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