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忠 | 坚守艺术的本质,用作品传递出直击人心的精神力量
    2. 甲骨纪事系列之八 尺寸:110x79cm 材料:纸本、综合彩墨 创作年代:2024 在当代艺术市场被资本与流量裹挟的当下,郑忠的综合绘画艺术如同一股清流,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纷繁的艺术世界中开辟出独属于他的天地。他的作品既非对传统的简单复刻,也非对西方的盲目追随,而是以融合创新的姿态,构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艺术桥梁。 郑忠的艺术价值首先体现在对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转化上。他的创作始终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从红山文化的玉器纹路到甲骨文的契刻痕迹,从敦煌壁画的斑驳色彩到江南水乡的氤氲气...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101&p=view2025/06/26 09:45:07
    1. 用有形的笔墨去阐释中国文化
    2. 乾光·1 60cm×96cm 纸本设色 2023年 画家的使命是为时代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创作过程当中,及时地为自己做个检查,明了自己确切的坐标与方向,给自己一个精准的定位。掌握正确的研究、学习与创作的方法门径,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的创作状态。也就是说,在当下的创作环境下,知道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怎样做。 提到中国画,我们很多时候是相对于西画的,从学科角度,以画种和技术材料层面来观照定义。其实,中国画的灵魂在于中国文化,它极具中国精神和中国的人文理念,承载着中国的哲学观,运用书写性的笔墨来表达...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100&p=view2025/06/26 09:42:52
    1. 将水墨浸润在南方烟雨里,在泥土地里种下艺术的月亮
    2. 山花烂漫 136×68cm 中国画 这些年深耕南方山水画创作,我始终以平常视角描绘广西的平常景致,借中国画文人叙事的传统基因,以“湿润美学”为笔墨灵魂,探索当代山水画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转化。 在平常视角下,我聚焦南方的日常风景:池塘野花、乡间小路、村头竹林——在旁人眼中的“荒草地”里,我构建着自己的山水王国。这些未经雕琢的景象,通过笔墨的皴擦、色彩的晕染,展现出南方山水秀丽而坚韧的精神特质。 好的艺术品离不开对品格的追求。当文人叙事融入创作,“小桥流水”的诗境便渗入皴法,“淡妆浓...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099&p=view2025/06/26 09:41:03
    1. “回归自然,独抒性灵——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将在绍兴开展
    2. “梅子金黄杏子肥”“昼出耘田夜绩麻”“新筑场泥镜面平”……还记得这些出现在语文课本上的古诗吗?把江南的意境织进诗里,让自然野趣盈在心间。八百多年前,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以随处可见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生活为素材,创作了《四时田园杂兴》这组大型田园诗。而今,中国画家陈危冰先生从中汲取灵感,创作“田园山水画”,以数十幅精美作品重绘诗人笔下的“诗意江南”。 近日,他将在诸暨市博物馆举办“回归自然,独抒性灵——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本次展览由中国画学会提供学术支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诸暨...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098&p=view2025/06/26 09:34:17
    1. 大学生考古社团参与文物普查、考古发掘
    2. 阚德刚与学生研究文物年代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供图 6月24日,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众多学生参观了学校历史与文化学院考古社团举办的“‘叩击有声’探寻母亲河牡丹江历史之源——2025年度旧石器专项考古调查成果展”。 这次展览,每个展区均配备专属讲解员,他们都是来自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的学生,不仅了解这里每件文物的历史,还知道它们背后的发掘故事。 展区内,来自新顺东山遗址的石核、石片、刮削器、雕刻器等43件旧石器标本静静陈列。历史与文化学院大二学生张馨月指着分布地图介绍:“我们团队今年3月开...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097&p=view2025/06/26 09:32:14
    1. 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总决赛将有近300名选手竞技
    2. 6月2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有关情况。本届大赛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工匠精神”,将于7月3日至6日在四川省泸州市举办。届时,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293名选手将同台竞技。 本次大赛设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6个比赛项目。6月10日前,全国30个省区市开展了省内选拔、推荐工作。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表示,通过举办大赛,有利于优秀文物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拓展职业发展通道,提高文物技...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096&p=view2025/06/26 09:30:25
    1. 四川:文化遗产会“说话”会“破圈”
    2. “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星堆时的嘱托言犹在耳。四川“像爱护生命般爱护文化遗产”,夯实活化根基。 四川博物院内,东汉陶说唱俑滑稽的造型为人津津乐道;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中,小小讲解员用多语种将三国历史典故娓娓道来……在文化遗产“体系化构建、项目化推进、时代化呈现、系统化实施”的要求下,古蜀文明在城市公共空间、大众文化消费场景中形成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记忆,在当代社会土壤中持续生长。 既要保护好,也要展...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095&p=view2025/06/26 09:29:37
    1. “母亲——中国农民画主题创作展览”首展在山东巨野开幕
    2. 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母亲——中国农民画主题创作展览”首展在山东巨野开幕   6月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母亲——中国农民画主题创作展览”首展在山东巨野开幕。   中国农民画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表达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中华优秀家风家训 树新时代文明新风”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而在中国农民画家群体中,女性画家占大多数。...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094&p=view2025/06/26 09:28:26
    1. 中国文物专家团队赴缅开展震后文物勘评工作
    2. 中国对缅震后文物保护组日前在曼德勒省和实皆省开展大地震受损文物勘察评估工作。 文物保护组先后考察了曼德勒皇宫、玛哈牟尼佛寺、阿摩罗补罗古城、因瓦古城等著名古迹,评估文物受损情况,并与缅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官员深入交流,就受损文物紧急支护、修复方案、长期规划等交换意见。 中国对缅震后文物保护组成员来自中国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等多家专业机构,其中多名专家曾参与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等古迹修复工作。 缅甸3月28日发生强烈地震,曼德勒震区大量建筑损毁。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093&p=view2025/06/26 09:06:20
    1. 千年前的风物触手可及——读《南宋四雅:书画器物中的南宋生活美学》
    2.   南宋典籍《梦粱录》,曾将时人生活方式总结为“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戾家。”“戾家”是外行人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这四样闲事,人人都会,不做外行人。   焚香、插花、点茶、挂画,虽非南宋首创,却是宋代文化高度发展、浸润日常生活的产物,也是士人在动荡时局中安顿心灵的方式之一。据典籍记载,朱熹在武夷精舍讲学时,案头必设古铜香炉,青烟袅袅中,理学的理路渐明。插花,讲究“清、疏、淡、远”,常以“梅、兰、竹、菊”代君子。挂画,则多取米友仁的“米点山水”,在云山雾海中寄托悠远之思。嘉定年间,临安瓦舍中的说书人开始演绎《梦粱录》中的“四雅”,市井茶坊出现模仿...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092&p=view2025/06/26 08:59:02
Processed in 0.126(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