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清时期徽墨业制作与发展条件研究
    2.   【摘  要】徽墨制作,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传统工艺,无疑是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作为人工制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门类,徽墨的制作技艺是我国人工制墨工艺的巅峰,代表了中国墨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于明清时期徽墨制作特点及这一时期发展繁荣的条件进行分析,找寻徽墨盛行原因,展示徽墨工艺之美。   ◆王颖   墨是中国传统书画用品,奠定了中国印刷术的物质基础。人工制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出现了人工松烟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墨情况仍是如此,只不过在产地上进一步扩大。这个时...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132&p=view2025/04/23 09:09:41
    1. 当雕塑美学邂逅钧瓷意境——娄高强刘静伉俪钧瓷艺术的诗意探索
    2. 许昌禹州神垕的一个小院里,住着娄高强和刘静这对神仙眷侣般的钧瓷艺术家。在窑火与诗画相遇处,刘静夫妇以钧瓷为纸,以釉彩为墨,勾勒出一个流淌着千年文脉的艺术世界。他们的指尖在泥坯上起舞时,《红楼梦》里黛玉葬花的凄美,《西厢记》中月下相会的缠绵,那沉淀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在钧瓷的窑变里获得了新的生命。 为事业孤注一掷 “老师做砖雕做了一辈子,四大名著里的人物,很多在他的手里活过。”多年以后,回想起跟张存生老师在黄河边学习砖雕的岁月,刘静依然感触颇深。过了这么多年,老师的教导犹在耳畔。“多摸摸不同的材料,找到让你热爱的那一种。”夜深人...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131&p=view2025/04/23 09:08:32
    1. “雨过天青·平顶山”当代陶瓷创意设计展在平顶山市美术馆开展
    2.   展览现场   近日,“雨过天青·平顶山”当代陶瓷创意设计展在平顶山市美术馆开展。展览旨在深入挖掘中国陶瓷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和精神标识,培养陶瓷创意和设计人才,传承与弘扬陶瓷文化,进一步叫响“汝瓷之源”“汝窑为魁”,推动全国地域陶瓷文化产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次展览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平顶山学院、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平顶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展览自发布征稿启事以来,从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300多件(套)投稿作品中,共...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130&p=view2025/04/23 09:04:30
    1. 李剑晨作品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2.   李剑晨《庐山云影》(局部)水彩54cm×39cm1980年   近日,“江苏省美术馆藏李剑晨捐赠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李剑晨(1900—2002)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作为最早将欧式水彩引入中国的代表性人物,他为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开创与发展付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水彩画开山大师”“中国水彩画之父”。   李剑晨对自然、社会、人生、艺术抱有满腔热情,一生致力于水彩画的创造、传承、改革与发展,勇于探索,勤于创作,留下...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129&p=view2025/04/23 09:03:29
    1. 凝碧中原 太行红旗飘扬
    2.  杨钧文《起宏图》纸本设色   4月15日,“新时代的红旗渠高速——凝碧中原·沿太行高速公路安阳段写生作品展”在河南省文联美术馆开幕,共展出24位参展作者精心创作的96幅书画作品,全面展现了沿太行高速公路安阳段的精彩风貌。   沿太行高速公路安阳段,丈量着豫北大地的经纬,更在悬崖峭壁间凿刻出新时代的精神丰碑,被誉为“红旗渠高速”。2024年夏秋之际,来自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和河南省书画院的24位书画家,深入太行腹地采风写生,历时6个月深入太行山隧道、吊篮和工棚,将建设者的豪情与太行...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128&p=view2025/04/23 09:02:26
    1. 黄永玉新作展亮相上海世博馆
    2. 4月16日,“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开展。该展集中展示了黄永玉在90岁以后创作的彩墨、版画、雕塑等200余件作品,并系统性地展出了他的手稿、出版物及文献档案。 黄永玉曾说:“我这辈子最倾心的地方莫过于上海了。”因此,黄永玉的上海人生成为本次展览叙事的新视角,特别呈现《行囊》《消灭打手》等上海主题代表作,还原“冒险家乐园”如何滋养出艺术家骨子里的新潮与锐气,并向这位“百岁艺术顽童”对生命的炽热凝视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围绕不同的艺术主题,展览划分为“要到上海来”“生肖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花常好&n...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127&p=view2025/04/23 09:00:49
    1. 伯安的性格
    2.  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之一·圣山之灵》(局部)纸本水墨设色1991—1994年   李伯安走了,但他春天般永不消失的腼腆的微笑、大姑娘般的温柔、烈焰一般的炽情、钢铁一般的坚强意志,异常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然而,他确实是去了,不会再回来了。   工作的时候,我与伯安在一个办公室,桌子对桌子,相处长达25年。他若有什么兴奋或不快,有什么创作萌动或构想,我总能第一时间听到。我们是相互倾听心声、互为慰勉的挚友。   我当时是河南美术出版社画册编...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126&p=view2025/04/23 08:59:12
    1. 张建京:让牡丹从“枝头”走上“心头”
    2.   又是一年春好处,洛阳城再次换装“真国色”。街巷、公园、景区,无处不见牡丹,美术馆的展厅里同样绽放着牡丹风华。   4月5日,“与花传神·当代名家绘牡丹展”亮相洛阳美术馆,通过“欣欣生意”“群芳吐艳”“独占春光”“花开时节”“与花共舞”“意在东方”6个篇章,汇聚全国美术名家200余件牡丹佳作,以花为媒、以墨为韵,展示牡丹文化的时代新内涵、新活力,邀请广大观众与牡丹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近些年来,在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美术馆多次举办牡丹主题美术作品展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洛阳美术馆负责人张建京说...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125&p=view2025/04/23 08:58:04
    1. 一朵牡丹里的中国浪漫
    2.   牡丹入画,并非偶然。牡丹入画的历史与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基本相合,更与时代的社会风气、文人心态、民风民俗等影响下的文学艺术发展息息相关。早期,牡丹仅作为药材入史籍。随着唐宋牡丹种植栽培、园艺观赏的兴起,牡丹作为一种审美意象走进文人雅士和民间文化群体之中。诗赏牡丹,既是对不同时代牡丹审美文化的直接反映,更是与牡丹在绘画中的寓意内涵变化相互映衬。“不取其姿,而取其意,不取其意,而取其德”,文人在诗中比德写意,彰显牡丹的品格风神,以诗入画,借诗读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牡丹作为文化符号,是如何从富贵昌盛、奢华繁荣的象征之意,上升为雍容大度、高洁清雅的品性之德,更能感受到诗书画一体的文化内...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124&p=view2025/04/23 08:56:13
    1. “匠心独运、丹青化境”,梁志超工笔重彩花鸟画精品展开幕
    2. “匠心独运、丹青化境——梁志超工笔重彩花鸟画精品展”正在东城区文化馆风尚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汇集著名工笔重彩花鸟画家梁志超先生近十年创作的80余幅精品力作,全面呈现其“以传统为骨、以时代为魂”的艺术追求,为观众带来一场融汇东方美学与当代精神的视觉盛宴。 梁志超,曾任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开封市美家协会副主席、开封市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工笔重彩画院长。 梁志超师承北京画院著名工笔花画家王庆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蒋采苹、苏百钧。深耕工笔重彩花鸟画四十余载,...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3123&p=view2025/04/23 08:53:23
Processed in 0.130(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