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60项!“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 7月10日拍摄的西夏陵1号陵与2号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塞纳河畔,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再迎“高光时刻”。 当地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年恰逢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居世界前列。 喜讯传来,无数关心“西夏陵”申遗工作的人欢欣鼓舞。长期研究西夏文化的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杜建录说:“西夏陵申遗历经14年不懈努力,此次申遗成功,...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62&p=view2025/07/12 08:52:19
    1. 何立峰出席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并致辞
    2.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11日在日本大阪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活动并致辞。 何立峰表示,世博会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社会繁荣进步、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平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阪世博会参展工作。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下,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精彩亮相,立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集中宣介中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展望中国同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通过精彩的展览展示、丰富的互动体验、多样的文化和交流活动,全球观众必将透过中国馆看到真实...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61&p=view2025/07/12 08:50:04
    1.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举行
    2. 7月11日,游客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外排队等待参观。 新华社记者贾浩成摄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11日在大阪世博园区举行。来自中日两国政界、商界、友好团体、媒体和各国家馆代表等400多人参加活动。   活动期间举办了以“华彩中国·共绘未来”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来自陕西省的演出团队以民族歌舞、乐器、戏曲、武术、杂技、街舞等表演形式,在大阪世博会舞台精彩呈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彰显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勃...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60&p=view2025/07/12 08:48:08
    1. 汕尾市美术家协会:以丹青妙笔绘就新时代山海华章
    2. 从百人队伍的基础架构到三百余名会员的人才矩阵,不断壮大的汕尾市美术家队伍正在用手中画笔绘就新时代汕尾美术宏图。近年来,汕尾市美术家协会(以下简称“汕尾美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推动汕尾美术事业发展、促进艺术交流创新为己任,不断开拓,砥砺前行。几年来,汕尾美协在创作展览、队伍建设、交流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贡献了重要的美术力量。 创作展览结硕果,彰显时代地域风采 汕尾美协立足本地“红色沃土”,鼓励会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汕尾特色的优秀...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59&p=view2025/07/11 18:01:56
    1. 哥伦比亚国宝级艺术家80余件作品亮相广东
    2. 观众正在观赏画作。张跞乐摄 由广东美术馆和费尔南多·博特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哥伦比亚狂想——博特罗艺术大展”开幕式10日在广东美术馆新馆举行。该展览将持续至11月23日。 费尔南多·博特罗(1932年至2023年)被誉为哥伦比亚国宝级艺术家,是20世纪以来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博特罗的艺术创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作品以饱满膨胀的造型和充满张力的构图著称,构建出一个兼具幽默感与秩序感的视觉世界,形成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博特罗风格”。 该展览汇集博特罗艺术生涯中极具代表性的80余件作品,...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58&p=view2025/07/11 09:23:34
    1. 76件明清扇面山水珍品在广西南宁展出
    2. 展览吸引参观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供图 7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内,76件明清扇面山水珍品集中呈现,吸引游客驻足围观。 “咫尺乾坤——馆藏明清山水画扇面展”,以“四时之美”“笔墨寄情”“桂风雅韵”三大单元为主线,系统呈现明清扇面山水的艺术成就。吴门画派作品清润典雅,金陵画派风格苍润秀逸,“四王”画派展现摹古传承,岭南画家则带来创新笔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清代广西本土画家罗辰、李吉寿、谢元麒等人的作品亦在展览中亮相,其笔下描绘的独秀峰、山城景致等,融汇传统山水灵秀与独特地域风骨,为展览增添了浓厚的人文底...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57&p=view2025/07/11 09:21:52
    1. 百余幅手绘丝路文物“画像”兰州展出
    2. 展览现场。闫姣摄 百余幅手绘丝路文物10日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展出。系列作品由深耕考古行业三十余载的退休职员赵吴成完成,以“三分艺术,七分科学”的理念,用现代手法让千年文物“重生”。 当日,“泥笔春秋——赵吴成画文物作品展”开幕式举办。兰州市钢笔画协会会长何军现场说,“赵吴成用他的钢笔画,将文物投射出的民众记忆、宇宙观及生存智慧转化为触摸可及的视觉语言。画中的每一道线条,都是他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文化叩问。” 1963年生于兰州的赵吴成自幼习画,1986年进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后,足迹遍布该省野外...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56&p=view2025/07/11 09:20:04
    1. 南越王博物院展出300余件(套)文物
    2. 曲尺式陶屋。 张跞乐摄 “甄·集——南越王博物院藏品征集成果展”10日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正式开幕。展期将持续至11月30日。 该展览是南越王博物院建院以来首个系统梳理并公开展示藏品征集成果的展览,共展出通过接收移交、接受捐赠、购买等方式征集的文物300余件(套),展品时间跨度大,纵贯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其中,众多珍贵文物为首次展出。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4年向南越王博物院移交一批极具价值的考古出土文物及标本,年代涵盖汉代与南汉时期。在移交的文物中,陶瓷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造型多样。其中,陶动物俑、陶仓...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55&p=view2025/07/11 09:17:22
    1. 两岸青年书画会友 常州笔墨架起两岸“连心桥”
    2. 日前,“两岸一家 活力高新”常台青年艺术家书画交流活动在江苏常州新北区成功举办。20余位台湾青年艺术家跨越海峡,与大陆同仁共执画笔,在为期五天的文化之旅中,以艺术为媒深化情感交融,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青春活力。活动由民革常州市委会、常州市台联、新北区台办及台湾江苏同乡会联合主办,常州市委常委杨芬、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张加林等出席交流座谈会。 在常州市中山纪念堂的联合创作中,台湾艺术家何明伦的江南水墨与陈瑀葳的现代彩绘,与大陆艺术家的传统技法碰撞融合。台湾艺术家代表与民革常州市中山书画院书画家们合力完成的八尺长卷《澄晖新北》,将新北区创新地标与常台山水...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54&p=view2025/07/11 09:15:14
    1.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陕西特展开幕
    2. 展览现场。西安美术学院供图 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主办,西安美术学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承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陕西特展”开幕式9日在西安美术馆举办。 据介绍,“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一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2005年以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稳步推进、成果丰硕,编纂出版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五部绘画断代全集,共60卷226册图书,已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绘画图像文献集成,具有历史学、美术学研究与传播价值。目前已在国内外举办了35场...
    3.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4353&p=view2025/07/11 09:14:13
Processed in 0.151(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