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顾问
免责声明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美术家网首页
登录
注册
新闻
|
展讯
|
专题
|
会员
|
评论
|
访谈
|
视频
|
技法
|
趣闻
|
素材
|
知识
|
史论
|
理论
|
论坛
|
商城
|
建站
|
机构
|
导航
|
加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中国美术家网
会员登录
艺术搜--中国美术家网
新闻
展讯
艺术家
作品
专题
素材
评论
访谈
更多>>
视频
理论
技法
趣闻
知识
史论
艺术搜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
1000
个
10套抗战主题组画 展现伟大的抗战精神
李桦《怒潮组画之四:起来》黑白木刻1947年神州版画博物馆藏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四川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推出展览“永不忘却的纪念——四川美术馆馆藏组画中的抗战精神”,展出抗战主题组画10套(含部分补充借展),展现伟大的抗战精神。 20世纪30年代以来,左翼木刻家便通过手中的刀与笔,刻画出彼时救亡图存的民族意志和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李桦的《怒潮组画》以喷薄汹涌的动势和现实主义美术的力量展现人民抗争所带来的摧枯拉朽的时代能动性;李少言的《地雷战组...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5118&p=view
2025/08/22 08:29:34
漫画插画有多好看?
丁悚《百美图》图片来源:刘海粟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8月5日,“神笔开悟——2025第五届丁聪国际漫画插画大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汇聚全球范围内的优秀漫画及插画作品,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融创新。 漫画,是紧跟时代脉搏、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之一;插画,是彰显时尚潮流、追求唯美的绘画风格之一。此次展览以“漫画非遗”为主题向全国征稿,鼓励创作者从非遗元素中汲取灵感,用创新多元的形式让传统技艺、民俗故事在笔尖焕发新生。 展览从3000...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5117&p=view
2025/08/22 08:28:37
重塑时代精神丰碑——中国写意雕塑
何为雕塑?取天地之物,指事造型,道艺术本源。 雕塑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为现实世界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情感冲击以及对精神价值的传达。作为人类探索表达物质以及精神世界的途径之一,虽然使用的工具与技法复杂多变,但雕塑艺术背后的精神内涵与其他艺术形式并无差异。 随着近现代以来西方雕塑体系的引进与融合,中国雕塑的面貌日渐多元。与此同时,全球化的语境中的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因而,注重本土文化对艺术的滋养,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审美逻辑愈加重要。 吴为山的写意雕塑继承中国传统艺术内核,呈现出浑厚自然的博大之美,每...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5116&p=view
2025/08/22 08:27:34
借问江流与山海——评“静水流深:杜大恺艺术展”
杜大恺《梦回爱琴海》纸本水墨设色89cm×356cm2012年 2025年1月18日至5月11日,“静水流深:杜大恺艺术展”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精彩呈现。本次展出多为杜大恺创作于2006年至2024年间的作品,大部分是纸本水墨,亦有部分水彩及图文等珍贵资料。作为中国新水墨的代表人物之一,杜大恺行走于自然天地之间,思考于中西艺术之间,其作品风格形成自有渊源且不断创新。 “平淡天真”,这是多位学者对杜大恺作品的共同印象,宋代画家米芾曾用此来形容五代著名画家董源的作品。董源身处江南,因此其...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5115&p=view
2025/08/22 08:25:53
意象油画与书法线条表现研究
李勇《苍山如海系列》油画60cm×80cm 意象油画与书法线条的精神内核具有一致性,二者皆根植于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共同坚守。这种精神超越了对物象外在形态的模仿,强调主体情感与客观世界的交融,最终指向“意境”的营造。二者共同遵循《周易》“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模式,强调通过视觉符号传递主体情志。 书法创作讲究“意在笔先”,也就是说,线条的运行始终受“意”的支配,笔线的长短、粗细、枯湿皆服务于创作者内心意念的表达。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提出,“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5114&p=view
2025/08/22 08:24:08
大器晚成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原画高33厘米,宽848厘米,是元代画家黄公望耗时七年创作的山水长卷,被视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旷世之作。该画以超然物外的笔墨意韵和深邃的自然哲思,被誉为“画之兰亭”,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代顺治年间,收藏家吴洪裕因酷爱《富春山居图》而临终欲焚其殉葬,幸得他的侄儿将画从火中救出。此画残留分为两段,前段只剩一山,被称为《剩山图》,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因画中题跋而被称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成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见证。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有真赝两件。其一《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5113&p=view
2025/08/22 08:22:47
33位艺术顾问共同见证“时代画卷 笔绘河山”美丽中国系列主题绘画创作工程启动
2025年8月18日,备受瞩目的“时代画卷笔绘河山”美丽中国系列主题绘画创作工程艺术顾问聘任会暨启动仪式在北京盛大举行。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业界艺术名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启动仪式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聂辰席,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冯远,中国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艺术名家刘曦林、唐勇力、徐里、卢禹舜、贾广健、祁海峰,以及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主任姚友超,...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5112&p=view
2025/08/21 13:56:45
杨沂孙篆书艺术浅探
【摘 要】杨沂孙作为清代篆书革新的关键人物,在篆籀之学与古文字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其篆书初宗邓石如,进而上溯石鼓文、钟鼎金文,融会大小二篆之精髓,形成结体工稳、笔法圆劲的独特风格。这种开创性的艺术实践,不仅突破了传统篆书的审美范式,更对吴昌硕等后世书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对清代篆书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杨沂孙;邓石如;吴昌硕;清篆 杨沂孙,字子舆,号咏春。清代享有盛誉的文字学家、书法家。清代中期(乾隆、嘉庆时期),受金石学影响,篆书的面貌也异彩纷呈。杨沂孙(1813年生)作为嘉庆年间涌现的学者型书家代...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5111&p=view
2025/08/21 09:07:32
谷国伟:笔墨当随时代走 青春落笔最风流
谷国伟书“笔墨当随时代走青春落笔最风流”寄语青年 在宣纸与墨香的经纬间,总藏着不为人知的青春叙事。8月13日下午,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谷国伟受邀参加《“字”在青春》栏目访谈。作为河南青年书法家的优秀代表,他的学书之路上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对于新时代的书法后学,他又有什么建议? 谷国伟与书法的缘分始于童年。每年春节前,父亲在街头写春联时,年幼的他便守候在案头帮忙拉纸。红纸黑字在风中轻扬,墨香混着泥土的气息,成了他最早的书法启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回忆道,“...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5110&p=view
2025/08/21 09:05:22
高清精美古玉学术专著《商代玉器与玉文化研究》在京出版
著名古玉研究学者丁哲所著《商代玉器与玉文化研究》近日在京举办新书发布会,作为首部全面、系统研究商代玉文化的学术专著,该书以考古与传世材料为基础,运用跨学科方法深入阐释商代玉文化的内涵、用玉制度、玉材来源及治玉工艺。 《商代玉器与玉文化研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全书约50万字,配图近千张,以翔实严密的论述考证和高清丰富的图像材料,兼顾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商代玉器是中华文明连续性与独特性的重要物证,著作通过对玉文化的系统梳理,不仅为商代文化史重建提供关键材料,也进一步推动中国玉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新书发布现场,来自文博机构、学术界、收藏...
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105109&p=view
2025/08/21 09:02:27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推荐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关于我们
|
建站服务
|
代理服务
|
艺术交流
|
联系我们
|
网站会员
|
艺术联盟
|
微门户
|
法律顾问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www.meishujia.cn
,
All right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220